中國海關總署公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商品總值達10.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眼下,湖北黃石棋盤洲綜保區內進出口業務一片火熱。4月29日18時許,一輛輛滿載著手機、服裝、玩具等消費品的貨車從這裡發出,駛向36公里外的湖北鄂州花湖國際機場。次日淩晨,這批“中國製造”登上飛機發往海外。
綜合保稅區是設立在內陸地區的具有保稅港區功能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黃石棋盤洲綜合保稅區是湖北設立的第6個綜合保稅區,今年一季度累計完成進出口總值21.7億元,同比漲幅1327.1%,增速排名在全國160多個綜保區中位列第三。
“我們一季度出口近7億元的電子産品,每週發貨80噸,預計本月底增至100噸。”黃石弘峻供應鏈有限公司總經理賈我江指著3號保稅倉庫説,白天,國內電子廠不停生産,送來的商品幾乎堆滿倉庫。到了晚上,商品出口,一夜空倉。
2024年,賈我江在保稅區租賃了這間面積1000平米的倉庫,用於堆放聞泰科技在黃石、昆明兩家工廠生産的出口電子産品。他算賬:一車滿載5噸的電子産品從黃石發往鄂州花湖國際機場,路費約1100元。從黃石工廠直接運到綜保區,運費不到600元,大大減少後端運費成本及物流時間。“隨著花湖機場增開國際貨運航線,作為離花湖機場最近的綜合保稅區,從這裡出貨更具優勢。”
不僅如此,相較于東南亞等國家生産的産品,中國製造從科技含量到産品品質更具吸引力。今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兩家聞泰工廠海外訂單大增,出口生意越做越紅火。
大到鋼鐵、家電,小到玩具,這些傳統出口商品同樣也受到海外消費者熱捧。不久前,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大冶特鋼為大國重器鍛造鋼筋鐵骨。作為中國航天材料領域的“隱形冠軍”,大冶特鋼“萬噸級鋼材出口項目”加快推進,搶佔海外市場。
黃石城發集團綜保區運營管理公司總經理汪思辰介紹,大冶特鋼的出口鋼産品在黃石棋盤洲綜合保稅區內進行集拼和裝箱,享受提前退稅、倉庫免租等政策,緩解了資金佔用壓力並減少倉儲成本,“依託黃石新港公、鐵、水、空無縫對接‘四港聯動’,出口的中國鋼材優質優價。”
黃石海關棋盤洲綜保區監管科科長馮潔説,該綜保區于2023年8月封關運營。2024年,區內15萬平方米的保稅倉庫出租率不到30%。今年,已有27家企業入駐,出租率超過50%。
目前,黃石已成為花湖國際機場最大集貨地,其貨源佔機場周邊集貨總量的24.4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彭磊 通訊員徐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