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雲閃耀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展現城市數字化新高度
來源:湖北日報  |  2025-05-08 10:28:45

  全國首創的萬物標識體系,為城市中的每一個對象賦予唯一的“數字身份證”;“數字駕駛艙”讓城市運轉更加順暢、有序。近日,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啟幕,武漢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支撐平臺——武漢雲,攜一系列令人矚目的創新成果驚艷亮相,以 “數據賦能・智慧連接” 為主題,全方位呈現武漢在數字化城市建設中的硬核實力與前沿探索。

  兩大創新平臺引領城市治理智慧化升級

  在此次峰會的“新産品、新技術”發佈會上,武漢雲的“武漢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平臺”和“城市‘一網統管’市區一體化平臺”兩大數字化應用場景成為全場焦點。

武漢雲閃耀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展現城市數字化新高度_fororder_9f9c3d78d87d42b3b302aa2a0b34b062

  “武漢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平臺”作為城市安全治理的有力抓手,通過整合橋隧、燃氣等關鍵生命線工程的傾斜、震動等多維感知數據,構建起覆蓋消防、危化品等領域的全域風險監測體系,實現從被動應急到主動預警的治理模式升級,為城市安全風險防控提供了全方位、立體化的數據支撐。

  同步推出的“城市‘一網統管’市區一體化平臺”則聚焦于城市治理的高效協同與智慧化升級,以“高效處置一件事”為目標,以公安、城管、應急等跨部門數據為核心,打破信息孤島,打造從態勢感知到智慧研判的全流程閉環。

  該平臺依託數字孿生作業系統,將視頻感測器、水位監測等多源數據空間化,形成城市治理的“數字駕駛艙”,實現單一事件“智慧派單”與複雜事項“提級聯處”的高效協同,全面重塑城市治理流程,極大地提升了城市治理的精細化水準和運行效率,讓城市運轉更加順暢、有序。

  全生命週期數據為城市建設輸送“燃料”

  峰會成果展期間,武漢雲通過數據全生命週期的“收數、治數、用數、保數”體系化能力,全方位呈現了武漢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核心産品與創新技術成果。其構建的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平臺,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城市信息模型(CIM)為空間架構,打造數字孿生城市。

武漢雲閃耀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展現城市數字化新高度_fororder_bbee1887bf7a4705a58c3d315eacf135

  全國首創的萬物標識體系,為城市中的每一個對象賦予唯一的“數字身份證”,實現了城市級的“數實融合”,為城市治理、公共服務和産業發展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支撐,夯實了城市智慧化的根基。

  一體化數字資源管理平臺憑藉數據探針技術,實現全市公共數據的智慧探查與自動化歸集治理,形成全市數字資源“一本賬”,目前已全量歸集240個應用系統業務庫數據,編目5000+,新增50億條數據,為城市數字化建設源源不斷地輸送豐富且優質的“數據燃料”。

  在數據治理展示區,城市治理高品質數據集平臺依託武漢“數公基”平臺,整合海量城市數據,採用先進架構進行關聯標注,建設城市治理高品質數據集和基於時空數據的城市治理大模型,生成城市實體對象“管理一本賬”,有力地支撐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的事件綜合分析和智慧研判,助力城市管理風險預警、事件精準定位和高效處置,充分釋放數據在城市治理中的巨大潛能。

武漢雲閃耀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展現城市數字化新高度_fororder_4300e150dc544f03957f3de8b4164d68

  數據安全展示區的武漢雲全棧式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則以“安全可信·堡壘護航”為理念,依託黃鶴網絡安全實驗室,構建起覆蓋物理安全到運維安全的七層雲原生防線,確保數據在流轉過程中的安全性與隱私性,為城市的數字化發展築牢堅實的“安全屏障”,讓數據價值得以放心流轉、充分釋放。

  據悉,未來,武漢雲將繼續秉持“共建、共享、共用、共贏”的理念,深化跨區域合作,進一步助力武漢市打造成為全國數字化城市建設的典範。(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文俊 通訊員 劉荊刈)

編輯:魏寒冰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