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物聯及人工智能實驗室,技術人員輕點螢幕上的“一鍵智慧檢測”,一台頂部豎著一根長桿的簡易機器人隨即啟動,按照預設指令完成移動、巡視、圖像回傳等動作,半小時後,一份詳細的“電子體檢報告”便在平臺自動生成。
這是國網湖北電力剛剛建成投運的簡易機器人入網體檢“利器”——全國首個變電室內簡易機器人入網協議智慧檢測平臺。該平臺能夠通過智慧跟蹤機器人的動作執行情況,實現機器人入網協議的自動化檢測。
變電室內簡易機器人主要用於變電站內的設備巡視、數據採集、圖像拍攝等工作,是國網湖北電力實現變電站數智運維體系的重要創新設備之一。然而,由於各供應廠家提供的機器人標準不同,導致其入網協議不統一,調試麻煩,拖延了上線進度。
“變電站機器人必須‘聽懂’主站的指令才能上崗。”國網湖北電力設備管理部副處長杜鎮安介紹:“就像統一語言標準一樣,入網檢測是確保機器人與主站溝通協同的前置條件。”
依託該智慧檢測平臺,國網湖北電力根據變電室內簡易機器人的日常巡視任務和動作,編制了13項檢測用例、137個檢測步驟,可實現機器人自動充電、一鍵精準啟動、拍照錄影、數據採集回傳等功能的全套自動化檢測,極大提升了簡易機器人入網檢測效率。
“以往,簡易機器人入網檢測是人工逐項進行的,廠家、變電運維人員要到變電站現場才能開展,遇到問題要往返調試,至少要一個星期。現在,只需廠家將機器人送到實驗室測試,不僅可以一鍵智慧檢測,還能精準定位不合格項原因,指導廠家快速整改程式,一台機器人完成全部協議檢測只需35分鐘。”國網湖北電科院能源互聯網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饒瑋説。
自該智慧檢測平臺投運以來,國網湖北電力已累計完成18台不同廠家的簡易機器人樣品檢測。目前,該公司正不斷豐富完善簡易機器人智慧檢測用例,全面推進變電站簡易機器人檢測工作。(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通訊員 劉超 何伶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