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在武漢開幕,襄陽市特殊教育學校以“全納啟航:數字點亮特殊兒童”為主題,向全球展示了特殊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創新實踐。
襄陽特校工作人員向國際友人介紹案例內容 攝影 昝祎
展區內,“空間感知互動教學系統”和“數字共生藝術”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學生可以在多個主題遊戲中探索科學原理,在地面投影的趣味互動中完成感統訓練,“數字雙生繪畫桌”讓隨手的塗鴉動態呈現進入教學場景,真正實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
國際友人體驗“數字共生藝術” 攝影 馮國敏
襄陽市特殊教育學校創建於1985年,是一所集聽力、視力、智力障礙學生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公立特教學校。近年來,學校大力推進數字技術與特殊教育的深度融合,創新構建了“科學評估-教康結合-多元融合”的全鏈條數字化解決方案。學校創新引入腦電測試儀和面部特徵智慧分析系統,精準分析學生的腦區活動和微表情,生成能力評估報告,為制定個性化教育計劃(IEP)提供科學依據。學校打造了“雙師課堂+遊戲化學習+智慧康復”的三維教學模式,通過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實現國家級專家與本校教師的協同教學。學校通過時間、空間、社會三個維度構建融合生態:空間上採用“一課多師”模式,讓優質資源直達基層課堂;時間上搭建家校數據平臺,實現教育過程全程協同;社會層面開展校企合作,促進學生多元融合。
數字賦能智慧特教,讓曾經“看不見”的特殊兒童需求被精準捕捉,教育公平從此有了科技支撐。襄陽特殊教育學校的實踐生動詮釋了數字時代特殊教育的創新發展路徑。在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的舞臺上,該校以其創新實踐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特殊教育的智慧與擔當。(文 杜元 馮國敏 昝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