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探索“綠電治污”新實踐 污水廠變“綠電站”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5-22 18:16:51

  近日,在湖北鄂州紅蓮湖污水處理廠,覆蓋屋頂與水池的數千塊光伏板正將陽光轉化為電能,驅動著日處理5000噸污水的設備持續運轉。當天,國網鄂州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對光伏電站配套線路設備開展了巡視檢查和隱患排查,詳細了解光伏並網以來的運行狀況。

鄂州探索“綠電治污”新實踐 污水廠變“綠電站”_fororder_圖片1

國網鄂州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利用無人機對光伏進行巡檢 攝影 姜志剛

  這一由鄂州藍工水務有限公司打造的“水廠+光伏”項目,年發電量達200萬度(含紅蓮湖、葛華污水處理廠兩個項目),相當於減少標準煤消耗約600噸,成為當地探索資源集約化發展的創新樣本。

  污水處理是典型的高耗能産業,電力成本約佔生産成本的30%。如何破解能耗難題?鄂州藍工水務有限公司將目光投向空間資源整合——利用廠區屋頂、水池等閒置區域鋪設光伏板,實現“板上發電、板下治污”。以紅蓮湖廠為例,其光伏電站總容量500千瓦,年發電量約50萬度,月均發電約26000度,節約電費18000元。光伏發電覆蓋了水廠90%以上的用電需求。此外,光伏板通過遮擋陽光抑制水池藻類滋生,降低清洗維護頻次,每年可節約綜合成本超百萬元。

鄂州探索“綠電治污”新實踐 污水廠變“綠電站”_fororder_圖片2

國網鄂州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對污水處理裝置進行用電檢查 攝影 姜志剛

  “用綠電凈化污水,既降本又環保,是真正的雙贏。”該公司工藝主管姜鵬表示。項目的快速落地離不開多方協同,從規劃階段的技術方案優化,到建設期的並網效率提升,專業力量為項目提供全程護航。姜鵬回憶,自意向建設光伏電站起,供電公司便積極提供業務支持,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業務流程優化,精簡合同審辦、優化並網服務等舉措,助力項目比原計劃提前一個月並網發電。

鄂州探索“綠電治污”新實踐 污水廠變“綠電站”_fororder_圖片3

污水處理廠航拍全景 攝影 金紹成

  目前,紅蓮湖與葛華兩座污水處理廠的光伏系統總處理能力達每天10萬噸,服務面積覆蓋200平方公里。“未來將進一步推廣‘光伏+’模式,讓更多廠區變身‘綠色電站’。”鄂州藍工水務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文 張良 蘇小雲 姜志剛)

編輯:高鈺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