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加速打造“演藝之都” 李榮浩、劉若英等將陸續獻唱
5月21日,武漢市舉行文化旅遊發展大會,提出武漢將大力培育引進鏈主企業、骨幹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加強文旅資源整合,豐富文旅業態,延伸文旅産業鏈,繁榮演藝經濟,打造“演藝之都”。
作為武漢演藝産業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華耀廣豐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耀廣豐”)自2018年成立以來實現跨越式發展,已躋身華中地區行業前列。數據顯示,2024年該公司主辦大型演唱會36場,創收4.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8.5%、56.8%。企業成長軌跡印證了武漢演藝市場的蓬勃活力——去年全市演藝門票收入同比增長18%,預計2025年增長率將保持10%以上。2024年主辦大型演唱會36場,實現營收4.4億元。
華耀廣豐總經理胡昕表示,武漢的區位優勢、人口紅利及文旅資源為演藝産業提供了沃土:“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和百萬大學生群體,讓武漢成為中西部演出市場的核心樞紐。只要場館檔期允許,大型巡演基本繞不開武漢。”
胡昕在採訪中透露,公司正以“演出+商業”“演出+旅遊”模式推動武漢演藝經濟發展,助力城市向“演藝之都”目標邁進。近年來,通過大型演唱會、音樂節等活動,不僅為城市帶來經濟效益,更以文化賦能商業與旅遊,形成多方共贏格局。2024年5月,公司在光谷步行街圍繞“五月天武漢演唱會”策劃系列線下活動,包括巨型卡通人偶、歌詞樓梯等創意裝置,吸引日均超2000人打卡,為商圈引流的同時提升演唱會熱度。
2024五月天武漢演唱會期間,光谷廣場線下打卡點受到粉絲熱捧。
“通過演藝內容賦予商業空間文化屬性,讓市民遊客獲得精神滿足,這是‘演出+’模式的價值。”胡昕介紹,此類合作已成為常態,即將舉辦的李榮浩演唱會正與武漢天地等商業體策劃聯動項目。
演藝經濟對旅遊的拉動效應同樣顯著。華耀廣豐回訪消費者發現,外地觀眾因演唱會在漢平均停留36至48小時,除觀演外,還會遊覽省博、東湖、木蘭景區等熱門打卡地,並同步帶動武漢的曝光量激增,大量外地粉絲涌入,帶動周邊餐飲、住宿消費,“因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的願景逐步實現。
2025年,華耀廣豐計劃進一步擴大規模,推動李榮浩、劉若英、任賢齊等知名藝人巡迴演出落地武漢,進一步拓展華中和省內市場,在武漢、宜昌、襄陽等地舉辦李宗盛、周華健、鄧紫棋等省內巡迴演唱會,擴大演藝之都的影響力,“我們的目標是讓‘演出在外地,稅收收回來’的案例越來越多。”胡昕説。(記者馮袁玥、通訊員武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