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茶鏈專運”物流專車從湖北咸豐白茶交易市場啟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式開啟“名優茶出省,大宗茶出海”新篇章。這批滿載武陵山珍的冷鏈貨車沿張南高速疾馳,直達浙江安吉、松陽兩大茶葉集散中心融入全球市場。
自2008年滬渝高速貫通終結恩施“無高速”歷史,這片2.4萬平方公里的武陵腹地已織就總里程超600公里的“兩橫兩縱”高速網絡。交通巨變徹底激活沉睡山鄉,全州182萬畝生態茶園借勢騰飛。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恩施州茶葉綜合産值突破270億元,品牌價值達102.82億元,兩項指標分列全國地市級茶區第四位和第八位。
“現在鮮葉早上還在茶山,晚上就能進入武漢茶樓。”在宣恩縣伍家臺村茶園,茶農張啟明正指揮工人將新採的茶青裝車。
依託880個産茶村落星羅棋佈的物流網絡,恩施全州建成100余個春茶移動攬收點,8條“春茶專線”日均運送超10噸新茶,通過滬渝、安來等高速動脈,將恩施玉露的清香、利川紅的醇厚送往30余個國家和地區。
交通瓶頸的突破帶來産業質變。2024年恩施茶葉出口量1.64萬噸,創匯5820萬美元,分別佔湖北省58.57%和48.57%的份額。特色茶品矩陣日趨完善,除“一紅一綠”兩大頭部品牌外,來鳳藤茶、咸豐白茶等細分品類在海外市場異軍突起。恩施全州茶産業鏈已惠及50萬從業者,相當於每8個恩施人中就有1人靠茶致富。
“這條現代‘茶馬古道’改變的不僅是物流速度,更是山區的發展思維。”湖北交投鄂西運營公司黨委書記張治國介紹説,隨著冷鏈運輸、電商直播等新業態沿高速路網滲透,恩施州已建成與茶相關的國家級休閒農業示範點4個,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點9個,茶旅線路27條,茶旅融合點39個。如今,武陵山間的茶香正沿著四通八達的高速網絡,在鄉村振興藍圖上描繪著“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的新傳奇。(譚勇 路霜霜 陳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