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家電“電場值”完勝變電站 專家:談輻射應看頻率
6月5日是第54個世界環境日,國網武漢供電公司開展“美麗中國我先行——走進變電站”活動,邀請電力和環保領域專家及媒體走進位於武昌核心片區的220千伏體育館變電站,現場開展電磁環境實測,用數據破除公眾對變電站“電磁輻射”的誤解,倡導科學、理性看待輸變電設施,為營造綠色、低碳、安全的城市環境注入專業聲音。
220千伏體育館變電站地處湖北省圖書館後方,與楚河漢街、沙湖公園、東湖風景區、曇華林等武漢人氣景點相鄰。外觀淡雅、景觀融合,日常運行中為周邊文旅區域和武昌主城區穩定輸送電力,是保障城市節假日及夏季高峰用電的重要能源節點。
活動中,電力專家與第三方環保機構核工業二七〇研究所工程師對變電站內外及多種常見小家電進行了電磁場強度測試。結果顯示,變電站內測得的電場強度在2.15—2.20伏/米之間,磁感應強度在0.23—0.3微特之間,僅為國家標準限值的萬分之五和千分之二。相比之下,剃鬚刀、電吹風、電水壺、手機等家電在工作狀態下的電磁場強度均遠高於變電站,電吹風開機瞬間電場強度甚至可達60伏/米,是變電站的近30倍。
根據國家標準,居民區輸變電工程工頻電場強度推薦限值為4000伏/米,工頻磁感應強度為100微特。專家現場解讀指出,變電站所産生的是頻率為50赫茲的極低頻電場和磁場,不具備高頻電磁輻射的空間穿透能力,其強度隨距離迅速衰減,不會對周邊居民健康産生影響。
“將變電站與‘電磁輻射’直接關聯,在科學上是不準確的。”電力系統專家陳子良表示,公眾認知中的“電磁輻射”主要指高頻無線電波,而變電站産生的是低頻工頻電磁場,不具備遠距離能量傳播能力,其對人體健康影響極低,且已被多項權威研究長期監測驗證。
作為城市供電系統的重要節點,220千伏體育館變電站以不足十畝的佔地,支撐72萬千伏安的供電容量,約為普通同類站點的兩倍。小體量、大容量的設計不僅節約土地資源,也提高了設備運行效率。站內採用先進變電設備和智慧化管理系統,實現全天候安全穩定運行,是綠色、集約、高效的現代變電站代表。(通訊員王欣 毛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