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銅陵市綜合交通投資集團投資建設,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施工的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順利完成至關重要的“終極體檢”——橋梁動靜載試驗。214輛總重約9000噸的重載貨車分批上橋,模擬未來通行荷載,對大橋進行全方位測試。
重載貨車上橋 供圖 中鐵大橋局
這是世界範圍內首次在如此大跨度的雙層斜拉-懸索協作體系公鐵兩用橋上成功實施的荷載試驗。此次試驗歷時3天,大橋主體工程順利通過“大考”,向2025年7月具備通車條件邁出關鍵一步。
即將通車的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 供圖 中鐵大橋局
作為銅陵建市以來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工程,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路線全長11.877公里,集成了“高速公路、城際鐵路、貨運鐵路”三種過江功能于一身。其主跨達988米,上層為6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里),下層則佈置了4線鐵路(含兩線客運鐵路和兩線貨運鐵路)。
荷載試驗是橋梁通車前驗證其承載能力和安全性的“終極體檢”,分為靜載試驗和動載試驗。通過在橋面施加模擬通車的等效荷載,工程師實時測量橋梁關鍵部位(如鋼梁、主塔、主纜、吊索等)的位移和應變數據,並與理論設計值進行對比分析,從而科學評估橋梁的實際工作性能是否滿足設計和規範要求。這些數據不僅是大橋交工驗收的核心依據,也為未來長期的養護管理決策提供重要支撐。
重載貨車在下層鐵路橋面測試 供圖 中鐵大橋局
目前,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的機電、交通安全設施、路面鋪設、房建附屬等後續工程正在全力衝刺,確保7月具備通車條件。該大橋的建成通車,將顯著完善國家和安徽省高速公路網絡,極大提升區域過江通道通行能力。其作為連接皖江、貫通東西的交通樞紐,對於強化長三角地區與川渝鄂贛等中西部省份的聯繫,促進區域交通一體化發展,優化長江過江通道佈局,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和重要的推動作用。(文 完顏亮 趙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