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讚南水北調世紀工程,致敬庫區兒女家國情懷。6月7日至9日,由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創排的原創大型民族歌劇《漢水丹心》,在武漢洪山禮堂連續6場演出,為觀眾奉獻了獨具魅力的歌劇藝術大餐。此次湖北演出後,該劇將一路北上,開啟全國巡演。
《漢水丹心》是湖北省近年重點打造的精品劇目之一,由湖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長江水利委員會、省文聯指導,省演藝集團、十堰市委宣傳部共同出品。係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重點扶持劇目、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資助項目、湖北省第五屆藝術節參選佳作。劇目主創團隊集結了國內及我省多位知名藝術家。
該劇聚焦生態保護和庫區振興,謳歌荊楚兒女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中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庫區人民舍小家顧大家的大愛情懷、廣大庫區幹部不負使命忠誠擔當的高尚情操,以及受水區人民“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感恩情義。自2023年成功首演以來,已多次上演並不斷精細打磨提升,受到觀眾和專家肯定和好評。
“武當山下丹江口,壯麗山川入畫軸”。6月7日至9日的連續6場演出中,該劇全體演職人員傾情投入,在一段段優美的歌劇唱段和不斷交織演進的戲劇情節中,一個南水北調背景下“人與自然、痛與希望、愛與付出”的大愛故事在舞臺上娓娓道來。
劇中,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送水在即,而就地內安置的移民卻面臨著新的發展困難。面對移民們的損失與付出以及由此引發的強烈矛盾,年輕的大學生村官李小菲承受著巨大壓力,秉持“護水與發展、護水就是發展”的新理念,探索一條庫區長遠的綠色發展之路。懷著對故鄉的真摯情感及奶奶的囑託,楊丹與負重前行的村支書李小菲一起帶領村民,忘情地投入到護水與庫區振興的新的探索中。然而,村民的疑惑不解、因護水産生的一連串矛盾、小菲父親即老支書的因公去世,以及小菲與楊丹面臨的情感波瀾與戰勝自我的內心衝突,都讓這看似平靜的一庫碧水,波動出一圈一圈的巨大漣漪……最後,大家齊心奮進,共同唱出了“同飲一江清水,共擁一片丹心”的時代強音。
據悉,下一步該劇將沿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軌跡一路北上,在相關節點城市開展系列巡演,將湖北庫區人民的大愛故事和精神唱響全國。(記者農新瑜、通訊員沈演、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