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三峽水庫啟動2025年促進産漂流性卵魚類自然繁殖的生態調度試驗,此舉旨在通過合理調節水庫出庫流量,製造“人造洪峰”,為魚類繁殖創造適宜的水文、水力條件,幫助魚類更好地繁殖下一代。
考慮近期長江中下游灌溉用水保障,此次試驗結合本年度第三次灌溉補水調度開展。三峽水庫自6月2日啟動試驗,起漲流量10000立方米每秒左右,漲水過程持續約5天,日均流量漲幅控制在1000-1500立方米每秒,6月7日三峽水庫出庫流量按日均16500立方米每秒左右控制,隨後持續維持較大出庫流量過程。
在實施生態調度試驗期間,有關單位在宜都、沙市、監利江段等進行水文、水生生態等相關監測。屆時,將通過監測數據分析産漂流性卵魚類繁殖狀況,包括産卵種類、産卵時間、産卵規模等,評價生態調度效果。
據悉,自2011年以來,截至2024年三峽水庫已連續14年開展了22次生態調度試驗,未來,三峽集團將繼續組織實施好三峽水庫各類生態調度試驗,為長江流域生態功能持續改善修復貢獻力量。(文 馬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