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淩晨,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橋——江蘇常泰長江大橋公鐵合建段順利啟動橋梁荷載試驗,這座由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建設、中交二航局參建的世界級大橋迎來通車前的“關鍵大考”。
江蘇常泰長江大橋公鐵合建段橋梁荷載試驗
常泰長江大橋是長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際鐵路和普通公路三種功能于一體的雙層複合型橋梁,全長10.03公里,大橋主航道橋為主跨1208米斜拉橋,天星洲航道橋和錄安洲航道橋均為主跨388米鋼桁梁拱橋,跨度均位居世界同類型橋梁第一。荷載試驗是橋梁通車前驗證其結構安全性與承載能力的關鍵環節,大橋將按照初始狀態調查、結構倣真計算分析、方案制定、靜載試驗、動載試驗的流程依次展開,旨在精確評價橋梁施工品質與結構實際性能。考慮到大橋主體採用鋼結構和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為最大限度減少晝夜溫差對測試數據的影響,所有荷載試驗均安排在夜間實施。
載入車在上層橋面進行測試
首日開展的靜態試驗在錄安洲非通航孔橋和常州側公鐵合建段引橋進行。由於大橋上層為高速公路、下層為城際鐵路和普通公路同層的獨特佈局,技術人員在上層橋面佈置六車一排,下層橋面佈置四車一排,將30輛四軸載入車停在不同測試點位超過8小時,載入總重達1200噸,相當於800輛家用轎車。通過橋上佈置的800多個感測器,測試大橋在不同情況下的受力指標,各個關鍵結構細微形變的精準數據。靜態試驗完成後,將繼續進行跑車、剎車、跳車等動載試驗。
本次荷載試驗將持續一週,覆蓋範圍包括1座斜拉橋、2座專用航道橋、1座非通航道孔橋以及南北兩座引橋,共設計119個靜載工況和111個動載工況。其中,主航道橋最大對稱靜力載入工況將動用110輛四軸載入車,總重達4400噸。通過一系列科學嚴謹的荷載測試,這座世界級多功能大橋的實際性能將得到充分檢驗,為大橋後續安全通車運營提供至關重要的數據支撐。
橋樑上下層同時進行測試
常泰長江大橋于2019年開工建設,預計2025年下半年基本建成,公路部分將先行通車。通車後,常州和泰州兩市之間的通行時間將由現在的1小時20分鐘縮短為20多分鐘,進一步推動跨江城市群協調發展,對服務長江經濟帶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具有重大意義。(文 陳雨 趙振宇 圖 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