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童真好奇遇見古老藥香,當科學嚴謹碰撞趣味探索……近日,荊門市人民醫院中藥房和門診西藥房迎來了一群特別的小訪客。
一場主題為“安全用藥 娃娃抓起”的藥房開放日活動在這裡歡樂開啟。孩子們化身小小“藥師”,在充滿趣味與知識的探秘之旅中,領略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解密西藥房的科學奧秘,學習安全用藥知識,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上午。
夏至探秘 開啟健康尋寶之旅
上午10點,一群興奮的小朋友在家長的陪伴下,準時在醫院門診二樓中藥房前集合。穿上迷你“白大褂”(隔離衣),孩子們瞬間有了小藥師的模樣。在藥學部叔叔阿姨的帶領下,一場別開生面的“健康森林探秘”正式啟程。
活動開始,藥學部負責人郭苗苗熱情歡迎了小朋友們,用親切的語言介紹了醫院藥學工作的日常——原來,藥師們不僅是發藥的專家,更是守護大家用藥安全的衛士。帶著這份初步的了解,孩子們的好奇心被充分調動起來。
圖為活動現場。通訊員供圖
穿越時空:夏至的秘密與“夏九九”
探秘的第一站,是解開“時間”的密碼。恰逢夏至,“嚮導”何麗婷藥師用生動的語言和精美的PPT畫面,帶孩子們走進了二十四節氣的世界。
大家知道了夏至是白天最長的一天,了解了“立竿無影”的奇妙現象。更讓孩子們興趣盎然的是朗朗上口的“夏九九”歌謠:“一九至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孩子們跟著一起念誦,在韻律中感受著夏至時節氣溫的變化和古人的生活智慧。藥師還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夏至的三個顯著特點:高溫炎熱、高濕度、多雨天氣,以及充滿生機的“夏至三候”: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
尋找“荊半夏”:家門口的植物寶藏
當聽到“三候:半夏生”的節氣知識,孩子們的好奇心瞬間被點燃:“半夏在哪?”一場別開生面的“荊半夏尋寶記”就此在中藥房拉開序幕。
活動現場,藥師們化身尋寶嚮導,將孩子們引入滿是藥香與百子櫃的神奇世界。為幫助孩子們識別,藥師首先展示了荊半夏的塊莖標本和圖片,詳細講解其特徵:“荊半夏的藥用部分是地下塊莖,形狀圓扁,顏色白或淡黃,表面略有皺紋。”
帶著這份“尋寶圖鑒”,在藥師們的引導下,孩子們興趣盎然地穿梭于百子櫃間,踮著腳尖仔細辨識櫃上的藥名標簽。“我找到啦!”隨著眼尖的小朋友率先發現標有“半夏”或“荊半夏”的抽屜,現場立刻響起一片歡呼。藥師隨即打開抽屜,讓荊半夏飲片展現在孩子們眼前。大家輪流上前,近距離仔細觀察,有的孩子還小心翼翼地觸摸感受,興奮地交流著自己的發現。
實踐出真知:DIY趣味驅蚊香囊
活動的“動手時刻”是孩子們最期待的環節——DIY驅蚊香囊。在藥師們的細心指導下,孩子們認識了幾味常用的驅蚊中草藥,親手將它們裝入小巧的香囊袋中。一針一線,一包一裹,不僅鍛鍊了動手能力,更讓孩子們將安全、天然的中藥防蚊理念帶回了家。一個個親手製作的、散發著藥草清香的香囊,成為孩子們這個夏日獨特的健康守護符。
圖為活動現場。通訊員供圖
帶著對中藥的驚嘆,孩子們步入了門診西藥房。藥師們特別設置了兩個有趣的科普環節,解答了孩子們心中的小問號:
“冰箱裏的藥”:為什麼有些藥要冷藏?秦金霞藥師指著藥房裏的專用冷藏櫃,用孩子們能理解的語言解釋道:就像夏天的飯菜容易壞一樣,有些藥品裏的“小精靈”(有效成分)特別怕熱,在高溫下會“不聽話”甚至“壞掉”,失去治療作用或者變得不安全。把它們放進冰箱這個“涼爽小屋”(2-8℃),就能讓它們保持最佳狀態,更好地幫助我們對抗疾病。常見的需要冷藏的“藥寶寶”有某些益生菌、部分眼藥水、一些生物製劑等。
千姿百態的藥家族”:為什麼藥品有那麼多劑型?面對藥架上琳琅滿目的藥片、膠囊、糖漿、噴霧……孩子們充滿了好奇。藥師拿起不同劑型的藥品,耐心地告訴大家:不同劑型的設計,是為了讓藥效發揮得更好,也更方便不同的人群使用。 郭苗苗總結道,醫生和藥師會根據病情、年齡和身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戰士”(劑型)來幫助大家。無論是充滿故事的中藥房,還是盡然有序的門診西藥房,“安全用藥”的理念始終是藥師們強調的核心。
此次“藥房開放日”活動,不僅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了解醫院藥學工作、感受中醫藥文化魅力的窗口,更通過解密西藥房的科學知識,讓孩子們明白了小小藥品背後蘊藏的大學問和用藥安全的重要性。荊門市人民醫院PSM藥盾公益工作站將持續開展此類公益活動,將“安全用藥”的種子,以生動有趣的方式,深深播撒在孩子們的心田,讓合理用藥、安全用藥的理念伴隨孩子們健康成長,為守護兒童用藥安全貢獻專業力量。(通訊員 張華 王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