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2025年荊州味道品牌大會暨第四屆“荊州味道就是抖味”短視頻挑戰賽啟動儀式舉行,助力洪湖蓮藕、荊州魚糕、公安牛肉、監利小龍蝦等“荊州味道”走向全國。
6月,公安縣章莊鋪鎮的葡萄園裏,農戶張建國正忙著採摘陽光玫瑰。“以前葡萄論斤賣,現在論串賣,貼上‘荊州味道’的標簽,價格翻了兩番。”老張樂呵呵地説。
荊州是“魚米之鄉”,各種農特産品十分豐富,然而小農戶分散經營模式下,好産品賣不出好價錢、增産不增收。針對這一痛點,荊州市委、市政府堅持強龍頭、延鏈條、促融合、樹品牌“四輪驅動”,佈局“一縣一園區、一縣一主業、一縣一龍頭、一縣一品牌”,構建“荊州味道”全鏈條價值提升體系。
在江陵縣三湖農場,黃桃種植戶通過合作社實現了“五個統一”:統一品種改良、統一有機施肥、統一採摘標準、統一品牌包裝、統一冷鏈物流。這種組織化改造使産品合格率從65%躍升至92%。
在産業鏈延伸方面,“荊州味道”走出了一條特色路徑。以宇祥、小胡鴨、七尚、雙港為鏈主企業的家禽及蛋製品産業,正在抱團向海外進軍;以龍生食品、新宏業、井力水産為鏈主企業的淡水魚産業,正在向休閒食品、高端魚糜功能性産品賽道轉型;以華貴食品為代表的水生蔬菜産業,正在打造國內蓮藕産業航母;以巷子深、名宇、恒泰為主的稻米企業正合力打造江漢大米核心産地和示範區……
截至目前,荊州已連續舉辦五屆“荊州味道”美食文化節,創新採用“美食、旅遊、文化”的模式,每年吸引遊客超過200萬人次。“荊州味道”品牌逐步由“農業招牌”“美食名片”上升到“城市符號”。數據顯示,“荊州味道”品牌帶動荊州城市知名度提升37%,旅遊收入年均增長15%。
2024年,該市農産品加工産值達到1107.34億元,農産品加工業已成長為荊州市四個千億級支柱産業之一。目前,荊州規上農産品加工企業674家,市級及以上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33家,數量均位居全省前列。據統計,加入區域公用品牌體系後,農産品銷售均價提升34%,農戶畝均增收超過2000元,真正實現了從“貼牌”到“創牌”的收入躍升。
如今,荊州味道不僅是農産品品牌,更成為城市美食IP。這種品牌與城市的深度綁定,讓“遊在湖北、吃在荊州”成為全國遊客的共識。新京報發佈的2025年中國中小城市美食旅遊榜50強,荊州位居第1名,成為名副其實的“美食之城”。(記者何輝、通訊員周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