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人靖銀平:無腿硬漢27年的堅守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7-01 17:46:05

  從7元起步到帶動800多人就業,從擦鞋匠到電商導師,來自襄陽市襄州區雙溝鎮的靖銀平用27年的拄拐堅守,書寫了不屈的人生傳奇。近日,這位永不言棄的“追夢人”,榮登2025年“中國好人”榜。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4

靖銀平為學員們授課 攝影 張淩

  在電商課堂上,靖銀平拄著雙拐,汗水順著額頭滑落,卻絲毫未減他講課的熱情。“直播時要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樣自然。”他的話語親切而堅定。台下,曾經的農村寶媽孟娟認真地記著筆記,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跟著靖老師學習後,我不僅有了穩定收入,更找回了生活的目標。”孟娟動情地説。

  27年前,命運給時任鐵路輔警的靖銀平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1997年,26歲的靖銀平為制止盜竊,被歹徒推下疾馳的列車。醒來時,雙腿已被高位截癱。這個曾經健步如飛的年輕人,突然被命運按下了暫停鍵。

  “我躺在病床上,看著天花板,覺得這輩子完了。”回憶往事,靖銀平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拐杖上的磨痕,那是歲月留下的印記,“但不服輸的倔強,讓我決定重新站起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5

靖銀平和他的學生們 攝影 郭晶

  1998年,他借來7元錢,在襄陽火車站前支起擦鞋攤。兩個小板凳成了他的“雙腿”,一塊擦鞋布是他的全部家當。寒冬裏,他的雙手凍裂出血,“最冷的時候,手指凍得沒了知覺,擦完鞋收錢都拿不住。”説到這裡,他突然笑了,“有很多好心人,擦1塊錢的皮鞋給10塊錢。”這些溫暖成為他堅持下去的動力。幾個月下來,靖銀平終於攢下結余,租到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在城市紮下了根。

  生活漸穩,靖銀平的事業也迎來了轉機。2000年,他覓得一處固定攤位,開始經營水果生意。每天天不亮就去進貨,風雨無阻地守攤。這一幹,就是整整17年。靖銀平的堅韌和勤勞,讓他在水果攤上贏得了口碑和效益。

  靖銀平並未止步於此。2017年,一位顧客無心的話語點醒了他:“網上的水果又便宜又新鮮。”靖銀平毅然決定轉型電商。這個連鍵盤都不熟悉的“電腦小白”,開始了新的挑戰。

  “他們都説我瘋了。”靖銀平摸著電腦鍵盤上的磨損痕跡説,“但我知道,這是新的機會。”沒有基礎的他,把快捷鍵寫在手背上,做夢都在背操作流程。熬過了一個又一個淩晨,他先後參加了省市殘聯的電商培訓,更自費遠赴杭州阿裡巴巴集團取經深造。最終,他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獲得了講師資格證和數據大師的資格證。

  學成歸來後,靖銀平不忘初心。在襄州區殘聯的支持下,他創立了襄陽市殘疾人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襄陽雲上電子商務公司。他免費為殘疾人提供系統化電商技能培訓,更在培訓後提供就業崗位或創業扶持。如今,公司已為全國數百家企業提供專業客服外包服務,直接帶動和安置近200位殘疾人穩定就業,成功扶持超600名殘疾人及困難群體實現創業夢想。

  “靖老師教我們,殘疾人照樣能闖出一片天。”學員王雲峰滿懷感激地説。靖銀平的付出和努力,不僅改變了殘疾人的命運,更讓他們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和尊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6

靖銀平現場為學員提供創業規劃建議 攝影 張淩

  靖銀平的腳步並未止步于助殘。他心繫鄉土,每年盛夏,都拄著拐杖帶領團隊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公益助農直播。年均300余場的直播,日均超萬斤的農産品銷量,暢通了農産品的出村路,鼓起了農戶的錢袋子,也讓新鮮美味的果蔬直達千家萬戶。“以前蔬菜賣不動,現在一天能賣兩三千斤。”雙溝鎮村民楊昌雲感激地説。

  “受過太多溫暖,總要傳遞下去。”這是靖銀平常説的話。他累計志願服務超4000小時,捐款捐物價值30余萬元,捐贈輪椅及康復器械200余套。他還組建了“襄陽雲上夢肢隊殘疾人藝術團”,將身懷才藝的殘疾夥伴們凝聚在一起,用精彩的演出展現生命的頑強與藝術的魅力,感動並激勵著無數觀眾。面對榮譽,靖銀平目光堅定:“這不是終點,我要幫助更多殘疾人活出精彩人生。”(文 杜元 張淩 郭晶)

編輯:高鈺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