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經武漢海關所屬仙桃海關關員現場監管,湖北允泰坊食品有限公司一批重約8.6噸、價值63.9萬元的鮮活黃鱔搭乘冷鏈運輸車順利發往越南。
“眼下天氣正熱,每次出口都是與時間賽跑的‘保鮮戰’。多虧海關推出的‘精準監管+智慧服務’屬地查檢新模式,讓我們的黃鱔産品能以新鮮、高品質的狀態擺上海外消費者的餐桌。”湖北允泰坊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倩表示,“目前我們已先後接到來自歐盟、東盟等國家和地區的訂單,得到越來越多國際客戶的認可。
仙桃市位於江漢平原,北依漢水,南靠長江,25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河流縱橫、湖泊密布,素有“夢裏水鄉”之稱,同時還擁有“中國黃鱔之都”的美譽。“仙桃黃鱔”這一國家地理標誌産品正成為湖北農産品“走出去”的亮麗名片。
仙桃海關關員現場監管黃鱔生長情況。
黃鱔在運輸過程中容易受到溫度及外部環境的影響,運輸時間過長會大大影響出口品質。為此,仙桃海關優化服務流程,設立“綠色通道”,提供“7×24”小時預約查檢服務,充分運用檢驗檢疫證書“雲簽發”,實現即報即審、優先查檢、即檢即放、優先出證,助力鮮活黃鱔順利“遊”出國門。
“讓仙桃黃鱔遊向更廣闊的海域,還需要築牢從源頭到餐桌的安全鏈條。”仙桃海關關長王鵬介紹,仙桃海關通過“一對一”幫扶機制,指導企業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建立殘留物質監控與溯源管理制度。同時動態跟蹤收集出口目的國檢驗檢疫要求及技術性貿易措施,為企業提供實時預警服務,確保産品符合出口目的地國家地區標準和檢疫要求。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仙桃海關累計監管出口黃鱔及其産品256.3噸,貨值1928.8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35%和218%。從江漢平原的碧水清波到全球消費者的餐桌,仙桃海關正以監管創新為筆,在鄉村振興與國際貿易的交匯點上,書寫著特色農産品出海的“湖北樣板”。(記者 張愛虎 通訊員 王鵬 徐強 涂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