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載履職路 一顆“西瓜心” 江夏區人大代表田光成種出鄉村“甜蜜果”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7-19 16:22:43

  盛夏時節,武漢市江夏區烏龍泉街道四化村的西瓜大棚裏,藤蔓間挂滿一個又一個圓滾滾的“黃麒麟”西瓜,江夏區人大代表、四化村黨支部書記田光成蹲在瓜壟間,輕輕撥開葉片查看長勢,“每天不來棚裏轉轉,心裏就不踏實。”這位連續九年當選的區人大代表,不僅種出了清甜的西瓜,更以人大代表的履職擔當,讓“土地堂西瓜王”的老品牌重煥生機,為鄉村振興鋪就了一條“甜蜜路”。

九載履職路一顆“西瓜心” 人大代表田光成種出鄉村“甜蜜果”_fororder_圖片1

田光成在西瓜地裏

  出走半生 歸來重拾“西瓜王”的榮光

  “土地堂西瓜,那是刻在骨子裏的味道。”田光成的目光穿越瓜棚,仿佛回到了三十多年前。1988年,初中畢業的他,接過父親買的拖拉機,每晚將家鄉甘甜的土地堂西瓜、地瓜運往武昌南站。那時的土地堂,西瓜産業正如日中天,是家鄉人引以為傲的榮光。然而,因時代變遷,加之品种老化、技術落後,這份榮光在2010年後逐漸黯淡,到2020年,當年近三萬畝的西瓜種植基地,萎縮得只剩下零星的三百畝。田光成的心,也如同那荒蕪的瓜地,充滿了失落與不甘。他外出闖蕩,搞貨運、做工程,成了“先富起來”的人,但家鄉的沒落始終是他心底的牽掛。

  2011年,老支書的一聲召喚,讓這份鄉愁化為行動。“村裏只剩一張桌子、一把椅子,還欠著七八十萬的債。”回憶起剛回村時的景象,田光成語氣沉重。母親擔憂,妻子不解,家人的強烈反對言猶在耳,“但我心裏憋著一股勁,我是從四化村走出去的伢,看著鄉親們守著好地卻過不上好日子,心疼!我得回來做點事。”這份近乎執拗的“鄉情”,最終戰勝了所有顧慮。他自掏腰包近20萬元,為村裏置辦了辦公桌椅,翻新了辦公樓,為四化村重新“安了家”。然而,如何讓這片土地重現生機,如何找回那失落的“西瓜王”味道,成了他日思夜想的課題。

九載履職路一顆“西瓜心” 人大代表田光成種出鄉村“甜蜜果”_fororder_圖片2

土地堂西瓜正在裝車外銷

  孤注一擲 用信念點燃希望之火

  轉機出現在2021年底。一次隨區農業部門赴海南的考察,深深震撼了田光成。“湖北沙洋人在海南種西瓜,一年能賺一個億!我們土地堂的砂壤土,種瓜條件得天獨厚,憑什麼不能東山再起?”考察歸來,田光成代表內心燃起了熊熊火焰。他敏銳地意識到,重振“土地堂西瓜王”的時機到了。

  然而,質疑聲撲面而來。“老田你放著安穩日子不過,折騰這賠錢買賣幹啥?”“農業風險大,別把老本賠進去!”面對親友的規勸和村民的觀望,田光成沒有動搖,他深知,作為人大代表,不僅要反映民意,更要在關鍵時刻帶頭探索、破局開路。 2022年,他頂著壓力,率先流轉20畝土地,開始了充滿未知的試種。啟動資金從哪來?他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積蓄。“當時真是硬著頭皮幹的,心裏也沒十足把握,但就覺得這事必須幹成!”他親力親為,學習新技術,引進新品種,像呵護嬰兒一樣照料著瓜苗。汗水浸透了衣衫,希望也在泥土中萌發。當年,試種的20畝西瓜喜獲豐收,産出5萬公斤,凈利潤達到15萬元!這沉甸甸的15萬元,不僅證明了土地堂西瓜的潛力,更如一道曙光,驅散了籠罩在村民心頭的陰霾,點燃了重振産業的希望。

九載履職路一顆“西瓜心” 人大代表田光成種出鄉村“甜蜜果”_fororder_圖片9

西瓜種植大棚

  凝聚眾力 産業突圍闖新路

  試種成功的喜悅堅定了田光成的決心。2023年,他決定大幹一場,聯合10名志同道合的村民成立合作社,計劃承包100畝大棚,打造現代化基地。藍圖宏偉,但400萬元的啟動資金如同一座大山。作為人大代表和帶頭人,田光成再次展現出非凡的魄力與擔當。他個人認購4股,投入160萬元鉅資。“這160萬里,有我的全部家底,還有向親戚朋友籌借的50多萬。” 談起這筆“巨債”,田光成坦言壓力巨大,“開弓沒有回頭箭!錢投下去了,就只能向前衝。不為別的,就為對得起選民的信任,對得起‘人大代表’這個身份,對得起‘土地堂西瓜王’這塊牌子,對得起跟著我幹的鄉親們。沒得撤退可言!”

  他主動對接區農業農村局,全力推動“科技興瓜”。在他的努力下,江夏區農業農村局積極牽線搭橋,促成四化村與武漢市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建立“專家駐村”機制。如今,市農科院6名專家組成的技術團隊每週紮根基地,從吊蔓栽、水肥一體化到品種改良、病蟲害防治,提供全鏈條科技支撐。“你看這‘黃麒麟’,皮黃瓤紅,糖度高,就是專家指導培育的精品,一斤賣5塊多還搶手!”田光成隨手切開一個瓜,清甜的汁水四溢,笑容裏滿是自豪。

  他推動建立“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並創建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讓村民通過土地入股或務工分紅共享發展成果。産業規模從最初的20畝,擴展到如今的150余畝核心基地,加上帶動周邊農戶種植,四化村西瓜總面積已恢復到300余畝,“育苗-種植-倉儲-銷售”的産業鏈條日益完善。2024年,在田光成的不懈爭取下,一個投資超千萬、配備省內領先自動化冷熱系統的現代化育苗中心在基地建成,年育苗能力可達500萬株,不僅滿足本村需求,更將輻射周邊區域,成為江夏西瓜産業的“晶片”。

  品牌化是産業升級的關鍵一躍。2023年6月,田光成力推舉辦“土地堂·西瓜王”品牌推介活動暨江夏區首屆西瓜節,市區領導、農業專家、商超代表齊聚四化村。活動上,市農科院與區政府簽訂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土地堂西瓜王”正式納入江夏區農業品牌重點培育計劃。品牌效應也迅速顯現:永旺夢樂城主動尋求合作,2024年國慶黃金周7天銷售額就達15萬元!目前,基地正全力申報6個品種的國家綠色食品認證,為品牌注入更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反哺桑梓 交出“甜蜜”答卷

  “這瓜真甜!還是年輕時那個味!”2025年6月,烏龍泉養老院裏,老人們捧著田光成送來的西瓜,笑容如孩童般燦爛。他連續多年組織“愛心瓜”送養老院活動。“土地堂西瓜出名時,這些老人都是建設者、品嘗者。現在産業有了起色,必須讓他們重新嘗到家鄉的甜。”這份樸素的回饋,正是他産業富民、心繫民生的生動寫照。

  更讓田光成欣慰的是,兒子田志楊放棄了城市的工作,選擇回鄉成為“瓜二代”。“我學的是食品安全,現在負責銷售。去年通過電商就賣了幾十萬斤。”年輕的田志楊翻開密密麻麻的“種瓜筆記”,記錄著從整地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兒子的加入,讓我看到了傳承的希望,更有信心把‘土地堂西瓜王’的品牌世代傳下去,做得更響!”兩代人的接力,讓這份甜蜜的事業有了更綿長的未來。

  如今的四化村,現代化的育苗中心、水肥一體化設施、自動化系統一應俱全。田光成的目光又投向了更遠處:“下一步計劃引進藍莓種植,打造‘瓜果之鄉’採摘遊……”夕陽的余暉灑在連片的西瓜大棚上,鍍上一層溫暖的金色。(文/圖 趙蘭靜)

編輯:高鈺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