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北消息(記者 高鈺姍):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進程中,湖北正以創新跨境金融服務加速構建內陸開放新高地。近期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公佈數據顯示,湖北與實體經濟高度相關的經常項目和直接投資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從2021年的727.1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1838.4億元,為助力湖北外向型經濟高品質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2025年上半年,全省跨境人民幣結算額達1364億元,較四年前實現近倍增長,414家優質企業享受“免逐筆材料提交”便利化政策,金融活水為外向型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隨著《湖北省優質企業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方案(2025年版)》升級落地,跨境貿易結算政策受益面進一步擴大。外貿企業憑收付款指令即可完成跨境人民幣結算,手續辦理時間壓縮超50%。政策包容度顯著提升:外地註冊企業憑原屬地“優質企業”證明可直接享受同等便利;三年內無重大違規記錄的企業均被納入政策覆蓋範圍,便利化企業庫較2024年新增49家。在鄂跨國公司同步受益,14家企業通過跨境資金集中運營實現13.73億美元高效週轉,資金使用效率提升近三成。
投融資通道全面拓寬
資本項目便利化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武漢市“科匯通”試點率先打通科創企業跨境投融資快捷通道,銀行直接辦理非金融企業外債登記67筆,帶動全省外債流入26億美元,同比增長13.85%。外匯管理負面清單持續縮減,企業跨境投資匯兌效率提升40%。政策組合拳激發市場活力,上半年全省涉外收支順差實現“由降轉升”。
數字賦能破解企業痛點
針對涉外企業政策獲取難題,“楚匯e通”綜合服務平臺6月上線即成為企業“掌中寶”。該平臺集成外匯網點定位、政策解讀、業務諮詢等七大功能,試運行兩個月服務超4萬次。在匯率避險服務方面,全省企業套保簽約額達56.4億美元,同比增長32%,219家企業首次嘗匯率避險“首辦戶”紅利。
專項行動精準滴灌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湖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湖北金融監管局、湖北證監局、外匯局湖北省分局聯合印發《湖北省優化金融供給六大專項行動方案》,優化金融供給,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史長俊介紹,針對當前經濟形勢和外部環境,《方案》中外貿企業金融幫扶計劃聚焦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放貸增長20%、出口信保覆蓋70%小微企業目標。政策工具箱持續擴容,480億元降準資金將重點投向技術改造領域,為高水準開放築牢金融基石。
武漢科技大學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涂慶豐認為,湖北跨境人民幣結算量三年翻番、外債雙位數增長的背後,是“便利化政策+數字化平臺+精準化服務”的系統性改革的成果。隨著《湖北省優化金融供給六大專項行動方案》《關於金融支持湖北省高水準開放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紅利將進一步向縱深釋放,將助力湖北內陸開放高地和戰略支點的建設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