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著地鐵去漂流 武漢江夏龍之谷開園3周迎客4萬
來源:湖北日報  |  2025-08-20 10:17:52

坐著地鐵去漂流 武漢江夏龍之谷開園3周迎客4萬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820095114

青龍山龍之谷探險漂流景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朱熙勇 攝)

  8月17日下午,武漢地鐵7號線紙坊大街站B出口,一群穿著速幹衣的年輕人説笑著跳上景區接駁車。

  15分鐘後,皮划艇便載著他們,在密林間飛馳而下。

  這是江夏青龍山龍之谷探險漂流景區開園的第三個週末。作為全國首個地鐵直達的漂流景區,龍之谷探險漂流一經推出,便迅速出圈。

  “我在網上刷到過好幾次,難得在市內有好玩的水上漂流項目,今天特地過來體驗一下。”洪山區市民謝穎如説。

  記者看到,遊客換好衣服後,首先乘坐150米長的森林魔毯——一條傳送帶式設備,緩緩抵達漂流起點,接著兩人一組乘坐皮划艇,從清涼的水花中一躍而下,衝下青龍山第一個陡坡。

  “啊,啊,啊……”在青龍山的蔥鬱林海中,水流裹著皮划艇砸進深潭,清涼的浪花潑了滿臉,失重感讓整船人放聲尖叫。

  龍之谷探險漂流滑道全長2公里,分15段,共有水潭16個,總落差達到150米,遊客可穿梭于形態各異的龍潭水道,體驗極速俯衝、翻騰旋轉等。景區行銷總監韓飛介紹:“與野外漂流相比,我們這裡足夠近、安全性高、水質好;與水上樂園相比,這裡又足夠‘野’,更貼近自然。”

  “刺激,好玩!從城市樓宇到森林漂流,1小時內切換兩種生活狀態,太爽了!”玩完一圈的謝穎如覺得不過癮,準備再玩一次。

  遊客的感慨,道破了龍之谷漂流“輕量化”的核心——改變了傳統漂流需長途跋涉、精心籌備的固有模式。地鐵7號線紙坊大街站無縫接駁定制公交,讓漂流從一項需要鄭重列入“年度計劃”的遠途旅行,降為觸手可及的“日常選項”。

  晚上8時左右,精心設計的燈光照亮水道,遊人更多了。

  “下了班坐地鐵過來,很方便,全程不到1個小時。”武昌區市民王平濤説,上週末已經帶孩子來過一次了,在池子裏與其他遊客打水仗,非常暢快,玩完還能回家吃夜宵。

  傳統漂流以白天運營為主,而龍之谷探險漂流開發了國內少有的夜間生態漂流專線——依託自來水循環凈化系統,水質清澈無泥沙,保障全天候安全運營。

  目前,龍之谷探險漂流工作日開放至晚上10點,週末延遲至晚上10點半。數據顯示,夜場遊客量佔總量的37%,多為下班後的年輕白領和避開日曬的家庭客群。

  “自來水還有一個好處,水溫適中,小朋友都可以玩。”韓飛説,相比野生漂流景區,龍之谷探險漂流可以開放至10月中旬。

  城市近郊的生態資源,被創新思維巧妙激活,孕育出兼具便利與野趣的全新休閒形態。據介紹,龍之谷探險漂流分兩期推進。一期8000平方米聚焦旅遊配套,森林漂流水池、魔毯等已建成;二期計劃完善草坡營地、親子遊樂、綜合服務等設施,未來將成為市民觀景休憩的全新城市生態景區。

  韓飛介紹,景區在滑道兩側補種了4000余棵樹,計劃增加至2萬棵。“未來遊客將全程在樹蔭下漂流,真正實現‘人從林中過,水在綠中流’。”

  自7月28日開業以來,“龍之谷”漂流景區總遊客量已超4萬人次。(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潔 通訊員 田勇)

編輯:魏寒冰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