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市襄州區“智慧助殘”托舉“有為”人生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25-08-25 17:25:59

  衛生間裏安裝浴霸、移動洗澡機,報警平臺實現“秒級響應”……這些看似細微的改變,對殘疾人家庭來説,卻是生活品質的“大步跨越”。近年來,襄陽市襄州區殘聯創新實施“一戶一策、一人一案”精準助殘模式,通過家庭無障礙改造與智慧助殘服務雙輪驅動,以“繡花功夫”破解殘疾人生活難題,讓“無礙”環境托舉起殘疾人群體的“有為”人生。

  “以前洗個澡,全家都得圍著轉,是‘大工程’。這改造,改到咱心坎上了,日子真舒坦多了!”談起家裏的新變化,雙溝鎮鄭張營村村民張四新連連稱讚。一場意外讓他失去部分勞動能力,如今取暖頂面、移動洗澡機等無障礙設施一應俱全,生活更方便也更體面。

  這份“舒坦”的背後,是精準到戶的“把脈”與“開方”。襄州區殘聯組織專人深入程河、雙溝、黃龍等鎮(街),對100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開展調研,“量身定制”智慧化、便利化設備,制定個性化無障礙改造方案。

  “不同類別的殘疾人家庭改造需求不盡相同,我們多次上門走訪,根據殘疾類別、等級和房屋狀態靈活變通,打造真正符合需要的無障礙設施。”區殘聯辦事人員楊楚璇介紹。在項目實施中,區殘聯嚴把審核關,通過“自願申請、村殘協評議、數據比對、殘聯審批”流程,確保政策紅利精準滴灌到最需要幫助的家庭。

  為了讓“無礙”理念深入人心,區殘聯線上線下齊發力:公共場所LED屏滾動播放《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核心內容與醒目標語;學校、醫院、辦事大廳、養老及助殘機構內,宣傳展板、海報營造出濃厚氛圍。同時,積極鼓勵社會各界參與無障礙建設志願服務,以實際行動為殘疾人提供更貼心、週到的服務,全力構建更加包容、平等、無障礙的社會環境,讓殘疾人等群體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我們高品質完成了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714戶,超額完成省殘聯‘十四五’初期目標42.8%。”區殘聯三級主任科員周政革説。

  襄州區目前有聽力、言語障礙人員2513人,這個群體在遇到交通緊急情況或突發疾病需要報警求助時,往往溝通困難。2024年,針對這一特殊群體的120無障礙報警平臺正式開通,通過“患者發圖—三方聯動—定位導航”閉環機制,實現呼救信息“秒級響應”。

  “我們配備手語翻譯終端,加強平臺維護與人員培訓,確保聽障群體在緊急時刻‘觸摸’到生命希望。”區急救中心主任汪忠義介紹道。

  從“改造一個家”到“點亮一盞燈”,襄州區殘聯始終以“民情”為導向、“民憂”為坐標、“民需”為靶心。周政革表示:“我們將持續聚焦殘疾人急難愁盼,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讓更多殘疾人從‘有礙’變‘有為’。”(張淩 毛雷 楊楚璇)

編輯:魏寒冰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