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北消息(記者 高鈺姍):長江幹流湖北段水質連續6年穩定保持Ⅱ類,一年中多出近一個月的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及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建設數量位居中部第一,建成運營全球覆蓋碳配額規模最大的碳市場……9月1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十四五”系列新聞發佈會上,湖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嚴天文通報了“十四五”以來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與成效。
五年來,湖北省緊緊圍繞“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目標,全面推進美麗湖北建設,持續加強長江大保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品質顯著提升。
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成效突出。湖北堅決扛起長江大保護政治責任,實施“雙十行動”“十年禁漁”及十大提質增效行動,長江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不斷增強,呈現出“魚翔淺底、江豚逐浪”的生動畫面。完成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12462個,整治完成率達99.8%。長江幹流湖北段水質連續6年穩定保持Ⅱ類,丹江口水庫水質持續優於Ⅱ類,切實保障“一江清水東流、一庫凈水北送”。
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豐碩。大氣治理方面,實施大氣污染治理項目超過18500個,淘汰老舊柴油貨車3.4萬餘輛。2024年,全省國考城市PM2.5濃度較2019年下降15.6%,優良天數比率上升7.7%。水環境方面,190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5.8%,省控湖泊水質優良比例較2021年大幅提升27.6個百分點。土壤安全利用率和農村環境整治成效顯著,連續10年未發生較大以上突發環境事件。
美麗湖北建設全面推進。省市縣三級聯動推進美麗湖北戰略,成功創建9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和32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無廢城市”建設走在國內前列。神農架、武當山、清江等一批美麗河湖、美麗山川成為湖北生態名片。
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湖北率先建設生態環境權益交易平臺,推動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節能環保産業規模穩步擴大,武漢綠色低碳産業集群等8個集群初具規模。全國碳市場註冊登記結算機構“中碳登”落戶湖北,碳市場總成交額突破476億元,湖北區域碳市場交易規模全國第一。
全民環保氛圍日益濃厚。全省環保類志願服務組織達2萬個,高校“與綠同行”團隊超1800個,成立全國首個長江大保護志願服務聯盟。“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等系列活動帶動數百萬人參與環保行動。
嚴天文表示,“十四五”期間湖北生態環境保護機制更健全、基礎更牢固、成效更明顯。下一步,湖北將統籌謀劃“十五五”生態環保工作,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湖北,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