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8月,得物武漢保稅倉累計發貨超過100萬單。(受訪單位供圖)
9月16日上午,家住武漢東湖高新區的吳智巍打開手機APP,花費1264元選購了一雙僅在海外銷售的新百倫牌運動鞋。
當天晚上,順豐小哥就把鞋子送到他手裏。
“如果在海外電商平臺‘海淘’,至少要10個工作日才能收到,還有買到假貨的風險。”吳智巍説。
這個APP叫得物,是國內知名的線上購物平臺,主要銷售鞋服、箱包、香水、玩具等潮流商品。
近年來,得物持續發力平臺建設,暢通全球採購渠道、豐富商品供給的同時,在國內寧波、廣州、武漢等地建設保稅倉,為買家提供優質物流體驗。
“這雙鞋是提前從海外採購的,經過品質檢查和真偽辨別後,存放在得物位於武漢東湖綜保區的保稅倉裏。”得物武漢保稅倉運營方負責人莊志培介紹。對買家來説,在得物購買進口商品相當於在家門口“跨境購”,當天下單當天發貨、最快24小時內收貨的體驗非傳統海淘能比。
得物武漢保稅倉工作人員正在清點從海外採購的香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源 攝)
9月17日上午,記者探訪得物武漢保稅倉。1萬平方米的巨大倉庫裏,鞋子、衣服、包包、香水等貨物把數十排貨架塞得滿滿噹噹。傳送帶上,經過理貨、質檢的商品有條不紊入倉收儲。倉外,待發貨商品整齊碼放在物流運輸車裏。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2024年上半年,得物啟動華中跨境物流中心建設,一眼相中東湖綜保區。在武昌海關和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建設服務中心的支持下,得物武漢保稅倉僅用不到3個月時間就完成建設,于當年12月31日投用。
得物武漢保稅倉。(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源 攝)
據了解,得物武漢保稅倉採用的是跨境電商“1210模式”,即商品從境外運抵武漢後存放在東湖綜保區的海關特殊監管區裏,賣出去後再繳稅。相比傳統外貿,這一模式可有效降低貨主的資金週轉壓力。
“1210模式”對全國各地的綜保區來説不是新鮮事,得物選擇武漢還有一些深層次原因。
在莊志培看來,武漢的區位優勢足夠顯著。買家之所以選擇在得物下單,看中的是效率,武漢交通便利、物流業發達,“今天下單明天收貨”對買家有很強的吸引力。
得物武漢保稅倉工作人員將售出的商品裝箱發貨。(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源 攝)
海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也很重要。莊志培説,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貨物在得物武漢保稅倉集散,“武漢海關為快速清關提供了完善的政策和系統支撐,訂單、支付單、物流單在雲端‘三單對碰’可以實現1分鐘清關,企業沒有後顧之憂。”
此外,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建設服務中心還與海關、應急等部門攜手,為得物武漢保稅倉打造“香水倉”創造條件。莊志培説,進口香水是得物的熱銷商品,但其中含酒精,對倉儲安全性要求極高。在政府部門的幫助和支持下,得物武漢保稅倉“香水倉”得以獲批建設。如今,香水已成為得物武漢保稅倉出貨量最高的品類。
據介紹,今年1月至8月,得物武漢保稅倉累計發貨超過100萬單,助力光谷崛起全球潮物集散樞紐。未來,這裡還有望依託得物的全球化佈局探索“反向海淘”業務,不僅服務國內消費者買全球,更助力武漢造、湖北造賣全球。(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源 通訊員 李知 喬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