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湖北省科技廳介紹,截至8月底,湖北省科技廳牽頭負責的3項科技服務民生實事均已全面完成,累計服務企業、合作社、示範基地等1048家,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1018項,培訓農業科技創新創業人才、農技推廣人才等10135人次。在近期湖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十大民生項目工作通報中,“湖北省科技廳‘千鎮千站’助力農業增産增收”被推薦為受歡迎、成效好的典型案例。
據介紹,2025年以來,湖北省科技廳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將科技服務民生項目列為年度重點工作。以科技特派員服務農業生産一線為切入點,堅持結果導向、突出重點任務,加強謀劃、全面推進科技服務民生項目落地見效。一是上下聯動,構建一體化工作格局。制定出臺了《省科技廳科技服務民生項目實施方案》,建立了“綜合協調-縱向聯動-橫向協同”互補互動機制,會同有關高校院所、市縣科技管理部門,積極組織開展科技人才集中服務月、鄉村振興實用技術成果發佈對接、科技特派員工作站技術需求對接等活動,推行政策解讀、技能培訓、技術指導、成果推廣等一站式服務。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實施科技特派員惠農下鄉行活動26次,形成齊抓共管、高效推進的工作格局,實現全省17個市州全覆蓋。
二是以企業為主體,梳理創新需求。依託983家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組織收集企業和産業技術需求,形成技術需求清單,動員科技人員與服務地區、服務企業精準對接,構建“精準服務+技術下沉”惠民模式。2025年,共支持服務企業牽頭實施科技項目95項。
三是以成果為核心,開展創新服務。組織華中農業大學、省農科院、長江大學等8家主要派出單位,下田間、進車間、入企業,發放技術資料5000余冊,集中推介新技術、新成果。以“實用技術賦能振興”為主題,將鄉村振興實用技術大賽遴選的200項優秀實用技術在全省推廣,引導簽訂轉化應用協議395個,形成了“覆蓋全省、縣鄉村直達”的實用技術推廣模式。
四是以人才為紐帶,實施創新協同。聯動湖北省農業農村廳“頭雁”工程、省農科院農業科技“五五”工程等活動,建立完善分層分類、輻射帶動的長效服務機制,以現場教學、互動交流、實地指導為重點,全方位開展農業科技人才培訓,線下舉辦專場活動91場次,線上舉辦科技直播12場次。
五是加強統籌,按時按序穩步推動。加強與“幹部素質提升年”工作統籌。將科技服務民生項目列為年度重點工作,通過處室合作,形成每週調度、季度匯總、定期核查、專項推進模式。加強與科技特派員工作統籌。引導科技特派員與“三區”科技人才共同協調,在建機制、惠農行、強服務、育人才等方面持續發力,打通科技服務民生的“最後一公里”。(文 姜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