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 日,由山東東營市河口區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建設、在鄂央企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東營河口區北部海岸帶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東營河口區北部海岸帶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全景
該項目位於黃河三角洲地區的東營市河口區,是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施工內容涵蓋坡面生態提升6322米、活體牡蠣礁構建約457.5公頃、退養還海約64.7公頃、鹽地鹼蓬恢復約120公頃、鹼蓬種植帶約31公頃以及互花米草治理248.5公頃。

經過生態修復後的海岸景色怡人
山東省東營市位於黃河三角洲地區,擁有中國暖溫帶最年輕、最廣闊的濕地生態系統。但是,河口區北部海岸帶曾一度陷入生態危機,互花米草肆虐、鹽鹼化加劇等問題侵蝕著海岸線,當地生物群落的生存空間受到嚴重威脅,綜合治理海岸生態刻不容緩。
面對如此難題,項目團隊集思廣益,積極採取斬草除根、築牢屏障、種植鹼蓬、退養還海、養殖牡蠣五大“妙招”,使得海岸生態修復取得顯著成效,昔日荒蕪灘塗煥發新生機。

種植會“吃鹽”的神奇紅色植物——鹼蓬
項目建成後,將改善超過6公里的海岸線生態環境,優化海洋生物棲息條件,為當地海洋生物提供適宜生存空間,助力恢復海岸帶海洋生態的蔚藍與生機。(文/圖 柯祥虎 黃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