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王忠林在武漢調研城市工作時強調 堅持以內涵式發展為主線 努力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
10月9日下午,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忠林在武漢市調研城市更新、房地産市場運行及城市管理等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堅持以人為本、集約高效、精細管理、系統聯動,紮實推動城市內涵式發展,努力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
坐落于武昌區的小龜山金融文化公園,由建設于上世紀70年代的老舊工業廠房改造而成,是華中首個以金融為主題的城市更新類産業園區,目前已吸引80余家企業和機構入駐。王忠林實地察看園區建設,聽取園區歷史沿革、改造運營等情況介紹,深入湖北聯投資本、上海證券交易所中部基地等入駐企業和機構走訪,了解經營狀況和園區服務情況,對園區依託工業舊址推進城市更新、帶動産業煥新的做法表示肯定,鼓勵園區以産業為紐帶,積極探索園區、社區、城區“三區合一”機制,打造城市更新的樣板。王忠林強調,要充分發揮交易所、供應鏈平臺等優勢,加大園區産業集聚力度,形成各類資本競相發展的良好格局。要做好配套服務,營造符合金融行業特點、適合年輕人需求的園區環境,讓大家安心工作、舒心生活。要做大做強金融等特色産業,招引更多高端金融企業和機構,不斷提升園區競爭力,更好展示武漢城市高品質發展的生機與活力。
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全省房地産銷售面積漲幅明顯。位於武昌區濱江地帶的武漢城建某項目,定位新一代改善性住宅,以“好房子、好配套、好服務”備受市場青睞,開盤當日去化率達到90%。王忠林來到項目現場,實地察看樣板間,聽取項目負責人關於項目建設、産品設計、銷售情況等介紹。他指出,隨著我國城鎮化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老百姓的住房需求已經總體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好房子”是“好日子”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建設必須把讓群眾宜居安居放在首位。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供需兩端發力,加快構建房地産發展新模式,持續優化産品供給,高標準建設更多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求。
位於江岸區的武漢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是武漢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的中樞,通過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平臺,可對日均3萬餘件海量事件進行智慧監測、研判、預警和調度。王忠林來到中心綜合調度大廳,察看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平臺運行情況,聽取武漢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工作情況彙報,要求中心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治理”的有效方式,在建好信息接收、數據匯集等系統的基礎上,繼續健全完善事件處置反饋機制,確保城市運行中的各類風險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助力打造“善感知、有溫度、會呼吸”的智慧城市。
調研中,王忠林對武漢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給予肯定。他強調,今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刻指出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明確了新時代城市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思路舉措,為我們做好新時代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進一步增強推動城市內涵式發展的高度自覺。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良好環境,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要堅持集約高效,優化城市功能結構和空間佈局,紮實推進老舊廠房、低效樓宇等建築改造利用,推動城市發展由外延擴張式向內涵提升式轉變。要堅持特色發展,向“兩創”融合要動能、向深化改革要動能、向開放合作要動能,因地制宜培育壯大新質生産力,進一步增強現代化城市發展的內生動力。要堅持精細管理,廣泛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積極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要堅持系統聯動,進一步創新城市工作方法,建立完善省市區三級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增強城市政策協同性,凝聚起做好新時代城市工作的強大合力。
省領導郭元強、彭勇、張文彤參加調研。(記者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