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北消息(記者 胡禮國):10月14日,以“厚植科普沃土 放飛科學夢想——匯科聚智 共築支點”為主題的2025東湖論壇在湖北武漢開幕。本屆論壇由科技部支持指導,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來自國內外的近1000位嘉賓出席開幕式。

2025東湖論壇開幕式現場 供圖 湖北省科技廳
開幕式儀式設置東湖發佈、東湖見證和東湖實踐等環節。主論壇上,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作主旨報告,共同開啟2025東湖論壇。一場全景式、立體化、多角度展示前沿科技成果的盛宴徐徐展開,一場場科普的論道激發了創新熱情。

中外嘉賓近千人參會 供圖 湖北省科技廳
東湖發佈環節,《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報告2025》《武漢科技創新中心指數報告2025》《中國基礎研究競爭力報告2025》《全球企業創新指數2025》四份報告重磅發佈,打造重要研究成果和創新觀點的“首發站”。

《全球企業創新指數2025》在開幕式上發佈 供圖 湖北省科技廳
當青春創意遇上科技星光,東湖之畔綻放創新光芒。開幕式上,李德仁、丁烈雲、丁榮軍、謝先啟、孫和平、李培武、楊春和、金梅林等院士專家依次登臺,為2025年度全國青少年創·造實踐活動東湖特別獎代表頒獎並贈送寄語,希望年輕一代熱愛科學,保持好奇,勇於探索,未來為祖國做貢獻。

科學家為2025年度全國青少年創·造實踐活動東湖特別獎代表頒獎並贈送寄語 供圖 湖北省科技廳
主論壇上,五位重量級專家帶來主題報告分享,帶來一場科普科創知識融合的科學盛宴。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教授本傑明·李斯特(Benjamin List),以及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ISPRS)主席莉娜・哈努諾娃(Lena Halounova),兩位國際頂尖學者分別圍繞“催化讓世界更美好”“以影像信息服務社會”的主題,從不同領域出發,用前沿觀點與鮮活案例展開深度交流,不僅碰撞出跨學科的思想火花,更讓現場觀眾感受到全球科創力量的多元與厚重。中國中車首席科學家丁榮軍圍繞“高速列車技術自主創新與發展”,為現場觀眾清晰勾勒出中國高鐵從追趕到引領的奮鬥軌跡,讓觀眾深刻感受到大國重器背後“科技自立自強”的強大力量。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一級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高培勇聚焦“把握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的著力重點”,帶來深刻解讀,引發現場觀眾深度共鳴。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丁烈雲的報告“月面建造的科學技術挑戰”,緊扣深空探測的時代命題,深刻剖析了月面建造在選址、結構、材料、性能等六個方面的挑戰,既展現了中國在深空建造領域的前瞻佈局,更讓現場觀眾感受到科研工作者為航天夢矢志攻關的決心。

本傑明·李斯特(Benjamin List)發表主旨演講 供圖 湖北省科技廳
作為推進科技創新開放合作、連結全球全國創新資源的重要平臺,本屆論壇以“科普+科創+科技人才”為鮮明特色,通過“開幕式暨主論壇+平行論壇+同期活動”三大板塊,為參會者與公眾呈現一場多層次、全維度的科技盛宴。同期組織開展項目路演對接活動,為創新項目與資本、人才搭建精準對接通道,助力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舉辦公眾科普活動,通過趣味科普體驗、互動展示等形式,讓普通民眾近距離感受科技魅力。從專家思想碰撞到産業要素互動,從前沿技術探討到全民科學普及,本屆論壇正全方位構建“思想交流、創新傳播、要素聯動、協同發展”的高端平臺,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注入強勁動能。

丁榮軍圍繞“高速列車技術自主創新與發展”展開演講 供圖 湖北省科技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