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施市盛家壩鎮二官寨村,遊客觀看當地民俗表演。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通訊員 汪春蓉 黃玲 攝)
沿著蜿蜒的荊楚古鹽道,踏入恩施市盛家壩鎮二官寨村小溪胡家院子,時光仿佛在此放慢了腳步。這座始建於清初的傳統村落,曾是川鹽入楚的重要驛站。與充斥商業氣息、人為雕琢的古鎮古村截然不同,這裡的青石板路、古棧房、吊腳樓在群山環抱中靜默,仿佛一部鐫刻鄉土記憶與文化根脈的鮮活史書。
近年來,湖北以“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為抓手,推動傳統村落從“靜態保存”向“活態傳承”轉型。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70個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二官寨村正是其中之一。10月12日,記者隨湖北省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培訓班走進恩施,看二官寨如何守護一脈鄉愁。
探訪古村落 一步一景皆歷史
二官寨村位於盛家壩鎮西北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小溪胡家、舊鋪康家兩個古寨。10月12日,“十一”假期的喧囂落幕,大院顯得更加古樸而寧靜。茶園裏,兩位村民背著茶簍採茶。穿過風雨橋沿溪邊小徑漫步,幾頭黃牛在樹下悠然吃草。眼前,吊腳樓錯落有致,層層疊疊的屋頂青瓦,經過風雨洗禮略顯斑駁,卻更添幾分古樸韻味。走進一棟吊腳樓,堂屋寬敞明亮,兩側廂房整潔有序,木板壁上挂著老照片和傳統農具,無聲記錄著村裏人的生活變遷和勞作場景。
63歲的康紀斌正在自家屋前用竹篾編織籮筐,指尖翻飛間,傳承數百年的手藝在陽光下流淌。“我們祖祖輩輩都住在這裡,房子是祖上傳的,手藝也是祖上傳的。”他抬頭望向遠處的吊腳樓,眼神裏盈滿對故土家鄉的繾綣眷顧。
沿路繼續前行至一處觀景臺,遠眺會發現別有一番景致。山腳下,馬鹿河閃爍著粼粼波光,似一條銀帶輕舞;梯田間,舊鋪康家院子如一顆古樸的明珠,安然鑲嵌于山水田園之間,靜謐而悠遠。來到院子,老宅屋檐上“新婚之喜”的紅綢還未撤去。康家院子村民康敏熱情地介紹道,國慶節期間,一位康氏族人喜結連理,按照康家習俗舉辦了一場溫馨而熱鬧的婚禮。
據介紹,舊鋪康家大院距今有300多年曆史,相傳這裡曾是一個驛傳鋪遞,相當於現在的郵局和快遞。康家大院土家吊腳樓規模宏大,建築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被專家稱為“中國南方幹欄式建築活化石”,有“湖北第一古村寨”美譽。
“二官寨村是目前恩施州發現的保存最好、最具規模的民居古建築群落。”恩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二官寨挖掘巴蜀鹽道文化,尊重原生態自然肌理,以“微改造”的思路,修舊如舊,就地取材,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人居環境,讓農耕文明在新時代薪火相傳。
鄉愁活化路 一技一藝承文脈
“這裡和人造古村、古鎮的感覺太不一樣了。”一位培訓班學員在參觀完二官寨村後不禁感慨。
在二官寨村,連片保護讓古村落的文化遺産從“保護”到“活化”,使得那份縈繞心頭的濃濃鄉愁變得觸手可及——
在小溪胡家,篾匠熟練地剖開翠綠的竹子,細長的竹篾在指間靈活翻飛;在木匠手中,鋸子與木頭摩擦發出有節奏的聲響;棉花匠將蓬鬆的棉花鋪展開來,手中彈弓有節奏地跳動……這些傳統匠人展示各自手藝,傳遞古老技藝的溫度。
“十一”假期裏,二官寨村舊鋪文化廣場上,實景劇《二官人家》每天上演:年長的鹽運力夫唱著鹽幫歌謠,手拿著老煙斗,為鹽幫壯膽提氣……演出融入西蘭卡普、傳統祭祀等文化元素,成為古村落保護和土家族文明的活態傳承。
“通過連片保護,讓二官寨幾個古寨實現資源聯動、合力向前。”恩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相關負責人説,這種“多寨聯動、各美其美”的空間格局,不僅讓傳統村落從分散走向系統,也讓文化遺産保護與鄉村振興、産業發展、生態建設相互融合,形成二官寨獨特的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格局。
恩施市市長郭玉鋒介紹,該市全面落實恩施州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舉措,深挖村落特色,整合資源優勢。目前,包括二官寨村在內,已有14個村落被列入國家傳統村落保護名錄,10個村落正積極申報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名錄。
富民又興村 一寨一韻引客來
傳統村落的保護,絕非簡單的“存古”,而要在守住文化根脈的同時,激活其經濟潛能,讓古老村落煥發新生機,真正實現富民又興村。
在二官寨村,“旅遊+”的多元融合模式,讓傳統村落從“靜態展示”轉向“動態體驗”。篾匠指尖翻飛的不僅是竹篾,更是傳統技藝的“經濟密碼”;木匠、棉花匠紛紛從“幕後”走到“臺前”,通過手作體驗、民俗表演等形式,將非遺文化轉化為可觸摸、可參與的旅遊産品。
數據顯示,二官寨村年接待遊客超1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200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4年的不足2800元躍升至2019年的1.1萬元,真正實現了“家門口就業,腰包裏增收”。
傳統村落的保護,既要“守正”,更要“創新”。二官寨村將農耕文明與現代旅遊結合,推出“四季體驗遊”:春賞油菜花海,夏插秧苗農耕,秋收金黃稻浪,冬觀銀裝雪景。高端民宿“鄉野仙居”、普通民宿“鄉野閒居”等百餘家民宿各具特色,滿足不同遊客需求。二官寨村先後榮獲“中國傳統村落”“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國家AAA級景區”等稱號,成為“産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鄉村振興典範。
在恩施市,傳統村落的文化軟實力,正逐步轉化為富民強市的發展硬支撐。截至今年9月,恩施市旅遊接待遊客2599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37.2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16%。(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麗瓊 通訊員 羅漢卿 吳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