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項湖北AI應用創新成果組團亮相
來源:湖北日報  |  2025-10-20 10:31:24

  原標題:“全能秘書”會寫報告做視頻 “神筆馬良”讓工程設計又快又準 24項湖北AI應用創新成果組團亮相

  AI(人工智能)能讀懂晦澀的政策文件,能設計出節能省電的綠色大樓,還能像一個精明管家一樣調度整個園區的能源……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湖北人工智能領域應用交出的成績單。

  10月19日,在武漢舉辦的湖北省人工智能政策宣貫暨産業供需對接培訓活動上,湖北省經信廳集中推介了21家企業的24個AI拳頭産品。它們涵蓋了AI工作的舞臺——平臺類産品、運行的大腦——模型類産品,以及必需的體力——算力類産品,全方位展示了湖北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硬實力。

  明星産品個個身懷絕技

  其中,8大産品在活動現場通過視頻進行了展示,可以説個個身懷絕技——

  思高科技的Thingo通用智慧體平臺就像一個全能秘書,無論是寫報告、做視頻還是搭建網站,你動動嘴,它就能調動各種工具幫你完成,大大提升工作和決策效率。

  中電雲計算技術有限公司的機電AI生成式設計和智慧建模平臺,就像工程師的“神筆馬良”。它利用“AI+BIM”技術,能自動識別圖紙,智慧建立模型,甚至提前發現管道“撞車”的問題,讓複雜機電工程設計變得又快又準。

  東湖高新集團的綠色低碳智控平臺,可以依據國家零碳標準,為園區的建築、交通、能源等“把脈開方”,量身定制最優的節能降碳方案,是園區的智慧能源管家。

  一批深耕垂直領域的最強大腦正加速涌現。中科凡語(武漢)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國首創政務領域原創預訓練大語言模型——智策大模型,是專門服務政府部門的政策專家。它能快速匯總、解讀和分析海量政策文件,還能自動生成專業報告,讓政務決策更科學、更高效。

  科大訊飛的“元古大模型”,是全國首個地球科學領域的AI專家。它由訊飛和中國地質大學聯手打造,能識別古生物化石圖像、解讀地質文獻,為教學、科研和科普提供全鏈條智慧服務。

  中船淩久高科(武漢)有限公司的淩久“深思”DeepThink大模型生態,則是一位全能型選手,最大的特點是全國産化,既能服務於軍事智慧化,也能賦能民用信息化,安全又靈活。

  如果把AI應用比作飛馳的智慧汽車,算力就是讓它們跑起來的動力源。湖北此次推介兩大算力平臺,正是保障未來AI之路暢通無阻的超級基石。

  湖北移動的雲樞算力調度平臺,就像是一個智慧的電力調度中心,精準連接了算力的“發電廠”和“用電戶”,通過智慧匹配,讓企業可以像用電一樣,隨時、方便、便宜地用上算力,大大降低了AI創新門檻。

  紫東太初雲是國內首個多模態大模型原生協同雲,也是首個全棧國産化萬卡智算雲。它為企業提供從底層算力、模型訓練到應用開發的一站式支持,讓企業可以“拎包入住”,專注于AI模型的創新本身,是AI創新的強大基石。

  突出用為導向打造湖北模式

  “2021年落戶武漢,看中的正是這裡豐沃的創新土壤、充沛的人才活水以及極具前瞻性的産業政策。”中科凡語負責人李昌表示,智策大模型剛通過國家網信辦“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目前已深度服務全國超過100家政府機構與大型企業。

  除了亮成果,活動現場也回答了另一個關鍵問題:政府怎麼扶?

  湖北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對《關於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産業發展實施意見》《湖北省加快算網存用協同發展的若干措施》等重點政策進行了解讀。政策制定突出用為導向,著力為經濟發展賦能、社會治理增效、人民生活添彩,全面推進湖北省經濟社會智慧化發展;聚焦痛點、靶向施策,從算力、運力、存力、應用四個關鍵環節提供精準支持;其中最受關注的是發放5000萬元“算力券”等最新舉措,切實降低企業創新成本。

  活動現場,湖北首次認證併發布了106個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覆蓋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網聯汽車等重點領域,並對30家企業代表頒發了認證證書。企業代表湖北三江航天萬山特種車輛有限公司信息化部部長、計劃部副部長周素飛表示,這不僅是對企業創新成果的肯定,更為全省AI技術的落地應用樹立了清晰標杆。

  湖北省經信廳黨組書記、廳長朱萬奎表示,將聚焦場景賦能,在融合應用拓展上實現新突破。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分行業發佈應用指引和場景機會清單。重點在智慧網聯汽車、智慧醫療、智慧製造等領域,建設200個垂直大模型和200個全國領先應用場景。常態化開展供需對接,培育推廣人工智能應用的“湖北模式”“武漢樣板”。(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 通訊員 賀斌)

編輯:魏寒冰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