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19日,中國秦漢史研究會2025年學術年會在襄陽市棗陽市舉辦。湖北省東漢文化研究會學術年會暨第三屆東漢文化研究成果交流會同期進行。這是自2023年以來,棗陽市連續第三次舉辦高規格的漢文化學術交流活動,來自國內秦漢史研究領域的200多位專家、學者就最新研究成果開展多場學術交流。

會議現場 攝影 杜元
棗陽是東漢文化的發祥地、策源地和富集地,漢光武帝劉秀的籍貫地。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傳承弘揚漢文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年來,棗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漢文化的保護、研究與開發利用,將其作為提升城市軟實力、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提出打造“全國知名漢文化傳承保護基地”的目標,持續開展漢文化研究學術活動,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通過國內權威專家、學者在棗陽開展學術成果交流活動,為開闢東漢文化研究新視角,提升棗陽“千古帝鄉”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推動棗陽漢文化傳承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學術基礎。
學術活動交流期間,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長卜憲群為棗陽市“四大家”領導和市直單位、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專題授課,這也是今年棗陽市委中心組集中學習暨領導幹部“在職兼學”專題講座的重要內容。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湖北省東漢文化研究會、福建人民出版社在棗陽舉辦了《東漢通史》新書發佈座談會。同時,華中師範大學正式在棗陽設立漢文化研究工作站,進一步深化校地合作開展漢文化研究、傳承與利用。(文 杜元 李曉軍 畢學謙 王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