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紅色印記 沉浸綠色水鄉 7400名跑友洪湖踏歌逐浪
來源:湖北日報  |  2025-10-27 09:55:17

追尋紅色印記 沉浸綠色水鄉 7400名跑友洪湖踏歌逐浪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10-27_094552_679

10月26日,2025環洪湖馬拉松鳴槍開跑,選手從洪湖市金灣廣場出發。

追尋紅色印記 沉浸綠色水鄉 7400名跑友洪湖踏歌逐浪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10-27_094559_329

冠軍選手收到“特別禮物”。 (本欄圖片均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童軍鵬 通訊員 周琳童 攝)

  一湖碧水,見證革命風雲;一曲紅歌,傳唱魚水深情;一種精神,凝聚奮進力量……

  10月26日,2025環洪湖馬拉松鳴槍開跑,7479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跑友在這片紅色土地上,沿著80%沿湖設置的賽道,用心靈追尋紅色記憶,用腳步丈量生態之美。

  生態之美 “會呼吸”的生態賽道

  “太美了,簡直就是在畫中!”晨曦灑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接天蓮葉間,飛鳥成群掠過,來自武漢的選手黃志霞,一邊熱身,一邊向同伴感嘆。

  這是洪湖首次舉辦馬拉松賽事,也是我省第一個環湖馬拉松賽。賽道全程環繞洪湖水域,超過80%的賽程沿洪湖岸線展開,奔跑于湖光水色之間,宛若置身“會呼吸”的生態風景線。

  7時30分,發令槍響起,7000多名選手從洪湖市金灣廣場出發,沿途湖景與白墻黛瓦的村居交錯,蘆浪翻涌如金色波濤,殘荷點綴似水墨留白。在金灣漁場段,偶爾有野鴨從水面掠過,留下一道道漣漪,《洪湖水浪打浪》裏“四處野鴨和菱藕”的經典畫面,化為可感可觸的切身體驗。

  洪湖是我國第七大淡水湖、湖北第一大湖。“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曾是洪湖勝景之一。近幾年,受生活污水、工業污水和農業面源污水排放影響,洪湖水質出現惡化,荷花也大幅減少。

  2024年6月起,湖北以“一年有起色、兩年見成效、五年大變化”為目標,全面打響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攻堅戰。一年多來,通過控制源頭、截污導流、生態修復等措施,洪湖流域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性扭轉。

  今年以來,洪湖水質已連續9個月穩定達到Ⅳ類。通過持續開展“曬湖育草”、科學補種等專項行動,植被面積恢復至16.68萬畝,佔總面積的26.85%,生態系統自凈能力不斷提升。

  “今天跑起來感覺特別有勁,也特別自豪!”身為洪湖本地人的于曉晨,最近幾年跑了10多場馬拉松,但在家門口跑一次是他多年的夢想。如今,這方曾因“洪湖水浪打浪”聞名的“湖北之腎”,以煥然一新的生態畫卷,迎來第一場馬拉松,也讓洪湖人引以為傲。

  紅色之魂 可觸摸的紅色穿越

  “媽媽你看,獎牌上有個紅五角星!”在健康跑終點處,一名小朋友舉起自己的完賽獎牌,興奮地衝媽媽喊道,隨後手舉獎牌讓媽媽拍照。

  獎牌的正面,以浮雕工藝呈現盛放的荷花與蓮葉,中央鑲嵌紅五角星,背面則通過微雕工藝再現《洪湖赤衛隊》經典場景。“獎牌上鑲嵌紅五角星和微雕,是致敬洪湖紅色歷史。”賽事主辦方負責人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洪湖是湘鄂西蘇區首府、紅二方面軍發祥地、洪湖赤衛隊故鄉。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這裡進行過艱苦卓絕的鬥爭,創造了不朽的功績。經典歌劇《洪湖赤衛隊》,就是講述發生在洪湖的一段革命故事,主題曲《洪湖水浪打浪》傳唱全國,成為幾代人心中的經典。如今這裡革命遺跡有近百處,其中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首府瞿家灣古鎮,就完好保留著39處革命遺址。

  不僅是獎牌,本屆賽事組委會還將紅色文化有機融入全程:從起跑儀式上激昂的紅色旋律,到沿途的紅色文化展演,從每公里牌可掃碼聆聽的紅色音樂,讓這場馬拉松成為一次移動的、生動的紅色主題教育課。

  “一曲《洪湖水浪打浪》,唱響了洪湖的魚米之鄉,更唱出了幾代人的紅色記憶。”57歲的西安籍選手汪建飛表示,洪湖赤衛隊的故事家喻戶曉,在這裡跑馬拉松,是一次很特別的體驗,“感覺就像一次心靈的滌蕩和凈化。”

  “這是一次奔跑于英雄足跡之上,‘可觸摸’的紅色穿越。”洪湖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崔巍表示,貫穿每一個環節的紅色基因,聲聲入耳的《洪湖水浪打浪》,就是要讓選手在每一次擺臂、每一步跨越中,感受“艱苦奮鬥、百折不撓、勇往直前,戰勝每一個困難”的洪湖精神,與信念並肩奔跑。

  在這片紅色土地,洪湖精神早已深植于洪湖的每一縷波濤、每一片蓮葉之間,化作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繼續激勵著在這裡生活的人們,創造嶄新的生活圖景。

  暖心服務 最溫暖的完賽記憶

  “來,想不想抬一下試試?”頒獎儀式上,來自州的男子半程冠軍喻桐,跟來自大連的女子半程冠軍殷曉雨打趣地商量,隨後兩人一起發力,真的將這份有些特別的獎品抬了起來,引來現場一片歡笑。這份意外又特別的獎品,是組委會專門為每名全程和半程冠軍們贈送的100斤洪湖蓮藕。

  洪湖是中國人心中的紅色故鄉,也是夢裏水鄉、魚米之鄉。首次主辦馬拉松,洪湖讓來自五湖四海的選手全方位感受“魚米之鄉”的魅力。

  在補給站,選手不僅能獲得常規的能量補充,還能品嘗到暖心的洪湖藕湯、清甜的洪湖蓮子、香甜的洪湖雞蛋糕、鮮香的洪湖清水蟹等地道的洪湖風味。

  “希望用最質樸的洪湖味道,為每一位拼搏的跑者加油鼓勁,讓‘舌尖上的洪湖’成為最溫暖的完賽記憶。”補給站工作人員説。

  為讓各地跑友和遊客輕鬆尋味洪湖,主辦方還印製了8000份“洪湖食味”美食折頁,收錄了“洪湖十大名菜”與“十大小吃”,隨參賽包發放至每位選手手中,成為他們探索洪湖味道的第一嚮導。

  以“暖心服務”為主線,洪湖市推出多項貼心舉措:10月24日至26日,選手憑參賽憑證還可免費乘坐市內公交,全市社會收費停車位免費開放;開通從市區到起點的25條免費接駁專線,90輛擺渡車往返接駁選手;賽道上設置44個啦啦隊文明實踐氛圍點,59支表演團隊,實現賽道全覆蓋。

  為做好賽事的服務保障工作,本次賽事招募了志願者1660人,賽道設置17個補給站,建立“六級”醫療保障體系,佈置了574名醫療志願者,45名急救跑者,46名移動AED救援人員,24個醫療站,27輛救護車。

  奔跑洪湖岸,共繪生態美。這場馬拉松,不僅是一次運動盛宴,更是一次“生態覺醒”,一次“紅色傳承”。洪湖,正以奔跑的姿態,向世界展示“湖北之腎”的新風采。(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童軍鵬 劉澍森 通訊員 萬可昕)

編輯:魏寒冰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