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海關區大力發展櫻桃産業推動鄉村振興、農民致富 櫻桃“紅”了好日子
近年來,結合地方特色,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大力發展櫻桃産業。如今,已建成佔地3萬畝、年産量超2萬噸、産值4億元的産業園區,櫻桃産業已成為山海關區特色産業之一。為推動櫻桃産業高品質發展,山海關區在不斷加大本土人才培養力度的同時,聘請農業專家,提升技術和人才服務品質,以産業鏈構築人才鏈,以人才鏈提升産業鏈,做大做強“櫻桃經濟”,走出了一條推動鄉村振興、農民致富的新路子。
“按照‘地域相鄰、産業相聯、治理相融’的原則,山海關區聯合全區3個鄉鎮50余個行政村發展櫻桃産業,人才和技術需求巨大。為此,我們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等20余家‘大校大院大所’建立合作關係,將192名村級後備幹部培養成‘土專家’和‘田秀才’。”山海關區農業農村局綜合業務股負責人劉文義説。
同時,山海關區邀請高等院校專家教授開展産、學、研、用合作,圍繞農村致富帶頭人、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等群體開展技能人才“1+X培帶工程”、鄉村人才振興工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等,並深入園區、産業基地、專業合作社開展現場指導培訓,充分發揮柔性引才“傳幫帶”作用。
堅持軟體硬體共創共建。山海關區不斷強化硬體建設,累計投入6850萬元用於大櫻桃設施、水利設施、果汁深加工生産線、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以及園區周邊環境提升工程。
以人才鏈提升産業鏈,該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將大櫻桃與觀光采摘、休閒度假、餐飲娛樂、産品加工等業態融合,打造“人才+龍頭企業+農戶”“人才+專業合作社+農戶”“人才+金融+流通”等運作平臺,促進大櫻桃種植項目共同開發、技術攻關、成果共享,實現櫻桃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山海關區積極推行農藥化肥‘雙減’行動,目前已培訓大櫻桃種植戶6000人次以上,輻射面積近1.2萬畝,帶動農戶萬餘人,實現畝均增産200公斤,增幅12%。”山海關區農業農村局科教和市場信息股負責人應建民説。
“雙鏈融合”激發了櫻桃産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去年以來,山海關區積極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借助電商平臺,讓大櫻桃銷售搭上互聯網的翅膀,遠銷上海、福建等地。目前,山海關區大櫻桃網絡年銷售額可達6000萬元,進一步釋放了鄉村振興新效能,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之路。(河北日報 記者師源 通訊員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