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犄角旮旯”入手 全民動員在行動 河北靈壽縣:打好環境整治仗 扮靚美麗新家園
走進靈壽縣三聖院鄉同下村,沿著金星路望去,道路乾淨整潔,兩旁花、草、樹、房交相輝映。村內小廣場,孩童嬉戲玩耍,老人圍坐納涼,一派溫馨祥和的畫面。
乾淨整潔的村內道路。楊敏攝
從金星路轉到福寧街,家家戶戶門前都是用竹籬笆圍成的小菜園,豆角、茄子長得正旺。“以前,俺們這門前雜草叢生,還堆放柴火、木頭,可以説是臟亂差。後來,村幹部帶頭清理雜草,把收拾出來的空地改造成小菜園,不僅美化了環境,還豐富了菜籃子。過段時間,村裏還要把這些竹籬笆給換成對面街上那樣的木質的,更好看。”村民靳香女高興地説。
鄉村振興,從環境整治做起,如何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第一仗,靈壽縣趟出了“政府+服務”的新路子。由住建局牽頭,政府出資,每天定時到村清理垃圾,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難的問題。“現在村裏環境好了,出門都不好意思隨手扔垃圾了,出門把垃圾扔進那邊的垃圾桶,幹的、濕的分開,政府統一給收走,多好的事兒。”村民靳醜妮指著路邊兩兩一組的垃圾桶説。
舊豬圈改造成的車庫。 楊敏攝
“廁所革命”是人居環境整治的一項重要工作,同下村2014年旱廁已全部改成水衝式廁所,但是舊有的豬圈依舊存在。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開展以來,村兩委幹部帶頭發動農戶將改廁後的舊有豬圈改造為車庫或者儲物間並且安裝彩鋼板門,放置生産生活雜物,既充分利用了空間,又讓房前屋後實現了乾淨整潔。“以前廁所是敞開的,夏天蚊蠅亂飛,臭氣熏天,就是改成水衝廁所後,舊有的豬圈坑漏在外面,影響美觀,看現在多整齊,還多了儲物間。”村民靳香女指著自家改造後的儲物間説。
居民家門前的小菜園。 楊敏攝
同下村只是靈壽縣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全縣共清理私搭亂建、殘垣斷壁等17931處、積存垃圾雜物11萬方;清理各類雜亂廣告9013處;清理廢品收購站42處;建成小菜園、小遊園、小廣場4576處;新建戶廁6103座;創建美麗庭院4890戶。現在的村子街道整潔、燈光明亮、三季有花、四季常綠,鄉風文明、鄰裡和諧,村居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侯書明、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