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紮根教育二十載 初心磐石育幼苗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9-10 15:02:49

  國際在線河北消息:人生百年,立於幼學。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對構築終身教育體系起著先導性作用。從“阿姨”到“老師”的稱謂變化,從照顧幼兒到回歸教育的本質變化,從“成人本位”到“幼兒本位”的理念變化......這些變化,是學前教育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波瀾壯闊的見證;這些變化,被書寫在歷史的畫卷裏,被每一個親歷者和實踐者深深地刻在心裏。

(原創)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910085154

高麗在辦公室 受訪者供圖

  2000年參加工作的高麗,在學前教育行業一幹就是二十多年,二十多年的耕耘,讓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姑娘,變成了博學多識的教育者;二十多年的奮鬥,讓一名實習教師,成長為引領教育教學活動的管理者;二十多年的堅守,讓一位普通幼兒教師,蛻變成對幼兒園發展有戰略眼光的價值領導者。高麗,她用自己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二十余載詮釋了一個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崇高理想,也為千千萬萬像她一樣的教育者譜寫了一曲無聲讚歌。

  懵懂中懷揣夢想,開啟幼教之旅

  “家長説這個職業很好,很適合女孩子,自己也懵懵懂懂的,就覺得跟孩子在一起天真爛漫,很有愛心的職業,於是就選擇了幼教。”2000年8月,畢業于北京鐵路師範學校幼教專業的高麗被分配到石家莊鐵路第四幼兒園(現石家莊市第三幼兒園)工作,在懵懂中,她開啟了自己的幼教之旅。

  “當時,幼教老師被稱為‘阿姨’,人們一説就是‘小朋友要聽阿姨的話’,普遍將幼兒園老師角色定位為‘阿姨’。”高麗説,上個世紀90年代,幼兒教師還被稱為“阿姨”,人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幼兒園“阿姨”管孩子吃飽哄開心了就可以了。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幼兒教師的地位和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發生著變化。2012年教育部頒布出臺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教師是履行幼兒園教育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大量接受過專業訓練的年輕教師進入幼兒園,“阿姨”這個稱呼不再被接受,幼兒教師開始像中小學教師一樣擁有專業職稱。

  蛻變中更新理念,提倡“幼兒為本”

  “在當老師的時候,給孩子設置課程始終以老師為主,孩子們在老師的看護之下,始終是被管控的,自由度很小。當時沒有覺得不妥,因為時代是這樣的。”高麗説,在初為老師的那幾年,幼師的教育理念基本上以“成人本位”為主,老師怎麼教,孩子怎麼學。

  隨著2010年《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2012年《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先後頒布,幼兒園教育要以“幼兒發展為本”,“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等新的教育觀逐漸深入人心,成為我國幼兒園教育實踐的基本價值取向。

 “這些政策的出臺,真是如沐春風。”高麗説,2012年,她已經成為一名幼兒園副園長,職位的變化給她帶來與更多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學習交流的機會,政策的加持使她不斷地更新實踐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學上不再以傳統的“成人本位”為中心,而是回歸到“幼兒為本”的思想理念;在實踐中,不再拘泥于課堂的學識教育,而是開放遊戲實踐、彈性教學時間,做一個真正能聽懂孩子的教育工作者。

  堅守中不忘初心,教育薪火相傳

  “去年7月份,我從原來的幼兒園調到了(石家莊市橋西區)際華苑這個嶄新的幼兒園。”高麗説,2020年,對於她來説是個不平凡的一年,她離開了從教將近20年的老單位,進入到一個全新的幼兒園。

  近年來,幼兒園“擇校熱”“入園難”成為家長們的“煩心事”,成為教育事業發展中備受關注的問題。隨著國家《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出臺,石家莊市先後實施“幼兒園增量工程”、“幼兒園普惠工程”、“幼兒園提優工程”、“幼兒園安心工程”,逐步解決家長們的“煩心事”。

 “這個新幼兒園的成立就是在解決附近孩子們的入學難問題。”高麗説,成立幼兒園之初,一是面臨時間緊的問題,孩子們著急上學,但是幼兒園功能配套還不夠完善,於是他們協調各種關係,加緊幼兒園配套完善問題;二是人員缺少問題,幼兒園成立之初,只有她一個人,後來擴大到七個人,每個人都是一個部門的負責人,從孩子管理、飲食生活管理、後勤保障、安全防護等方面,愣是把這個嶄新的幼兒園工作盤活了。

 “我沒把重新起步創建一個新的幼兒園當成是困難。”高麗説,陪伴一個幼兒園“成長”是一段非常寶貴的經歷,而教育,需要薪火相傳。(文/邢碩)

編輯:王闊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