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港區依託輻射全區56個村的長城旅遊公路 打造環長城黨建鄉村振興示範帶 目前,環長城沿線各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率先全部超過5萬元,其中10萬元以上村36個,佔比66.7%
近年來,秦皇島市海港區緊扣鄉村振興主線任務,堅持黨建引領,依託輻射全區4個鎮56個村的長城旅遊公路,創點連線、擴面成帶,打造環長城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範帶,切實將黨建優勢轉化為強村富民動力,釋放了集群化示範帶動效應。
堅持謀定而後動,海港區委按照“黨建先行、特色明顯,整鎮推進、整體提升”思路,逐鎮編制綜合規劃方案,逐村制定5年發展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把“單兵突進”抓農村轉變為黨建統領促振興,整合撬動各類資源向環長城示範帶集聚。
構建區鎮村三級隊伍一起抓,全區上下共同打造工作總基調,明確提出“誰來幹、幹什麼、怎麼幹、什麼時間幹成、幹的效果如何”的“五個幹”主旋律,以建節點、全覆蓋、成品牌“三階段”發力,圍繞鄉村振興産業興旺等五方面任務,同步配套制發20余項落實舉措,細化目標安排,倒排時間節點,逐級傳導壓力,確保創建任務責任上肩、措施到位。
優化“一線指令員”結構,目前環長城沿線村全部實現“一人兼”,村書記大專以上學歷、50歲以下佔比分別達到46.3%和74.1%,每村均産生1名35歲以下、1名女性“兩委”。針對15個任務較重的鄉村,選派45名區直機關幹部全脫産入村幫扶,實現鄉村振興中“一個都不掉隊”。同時,打出村書記“提級述職+備案管理+導師幫帶”、村幹部“全員輪訓+學歷提升+後備儲備”、村黨組織“黨性技能雙育+青年人才培養”教育管理組合拳,提升“一線指揮部”素能。
在不斷提升“軟實力”的同時,著力提升基層“硬實力”,先後投入2870萬元對所有村“兩室”及綜合服務站進行改造提升,全覆蓋打造標準化黨建陣地,並在核心節點建成“一街兩館十點一中心一廣場”,實現了村村統一壯隊伍、村村過硬促規範、一村一品有亮點。
此外,積極發揮環長城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範帶的作用,扭住集體經濟、社會治理及鄉風文明三條主線,把黨的組織優勢嵌入示範帶發展全過程,促進整體提升。
示範村沿線村黨組織採取組團發展、村企聯建、産業聯盟等方式,因地制宜形成以鄉村旅遊為核心,集特色種植、生態採摘、觀光休閒于一體的環長城特色鄉村經濟。目前,沿線各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率先全部超過5萬元,其中10萬元以上村36個,佔比66.7%,發展勢頭強勁有力。圍繞理順農村基層組織權力運行體系,規範村級事務秩序,健全村黨組織為核心的“五位一體”組織體系,啟動深化農村“小微權力”清單運行,全面提升鄉村治理現代化水準,2個沿線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不斷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手段,沿線村依託道德“紅黑榜”、紅白理事會等載體,完善村規民約,倡樹文明新風,推進移風易俗,為鄉村振興提供新氣象新風尚。(河北日報 記者師源 通訊員馬兵奇、鄧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