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共産黨員網訊(通訊員張燕茹)石家莊市鹿泉區緊緊圍繞“大抓基層、大抓黨建”總基調,吸引鄉村人才,引導本地在外人才在經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等方面貢獻智慧發揮作用,為鄉村振興點燃“新引擎”、增添“新動力”。
廣聚賢“財”,塑造美麗鄉村新面貌。資金短缺是制約鄉村發展的重要因素。鹿泉區打破思想禁錮,拓寬資金來源,充分發揮在外經商人員資金優勢,改善村容村貌,助力鄉村經濟。黃壁莊鎮上呂村處於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集體經濟薄弱,在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中缺少修建標誌性建築和供村民休閒娛樂設施的資金來源。韓金生是黃壁莊鎮上呂村人,現任香港華澳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他通過村“兩委”得知資金困難這一難題時,主動捐資,先後捐資50余萬元,修建村民健康休閒廣場、牌樓等村公共基礎設施,改善村容村貌,豐富群眾生活。
項目搭“橋”,打開産業創富新路徑。鄉村振興,産業先行。産業發展才能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才能打開鄉村經濟發展新局面。但是,村集體經濟薄弱、沒有持續有效經濟增長點是鄉村振興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為破解這一難題,充分利用在外工作人才豐富人脈資源、産業資源,搭建鄉村經濟與項目公司的合作“橋梁”。戎景春現任石家莊市種子管理站副站長,其本人擁有豐富的種苗育種技術經驗和豐富的人脈資源,積極為河北振森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北莊村牽線搭橋,合作建設鹿北綠色生態農業園區,幫助北莊實現現代化農業産業發展。
文化“唱戲”,催生經濟發展新活力。鄉村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一環,但是現有的鄉村文明建設普遍存在方法單一,形式較為古板,宣傳效果差等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鹿泉區積極發掘地方特色傳統文化,借助文化發展帶來的疊加效應激發經濟活力。薛保祥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了解到村文明建設存在的困境後,積極與北薛莊村黨支部達成協定,利用文化小院組織村民經常性開展文化活動,借助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藝術表演形式,廣泛宣傳村莊好人好事,引領向上向善新風尚。
技術“賦能”,拓展民生難題新解法。鄉村經濟高品質發展是當前鄉村振興的主攻方向。目前鄉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民缺乏專業知識,農村缺少專業性技術人才,“技術難關”成為鄉村高品質發展的桎梏。鹿泉區充分挖掘在外優秀人才中的“技術骨幹”,以技術帶動高效農業發展,解決農村發展困境。武慶華是一名水利系統幹部,具有豐富的水利專業知識,主動幫助李村鎮灰壁村協調供水、雨水項目落地實施,同時通過工程技術對村水資源系統進行攔蓄、調控、分配和使用,結合農業技術進行水利設施的改造,使本村的水利設施條件得到大幅優化提升。
鹿泉區將繼續推廣實施鄉鎮振興引才聚才行動,充分發揮在外優秀人才獨特優勢,打造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鄉村振興實踐成果,畫出高品質建設經濟強區、魅力鹿泉、生態宜居宜業宜遊新城區最大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