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故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來源:人民網  |  2022-06-14 11:35:01

  人民網石家莊6月13日電 近日,走進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建國鎮王同莊村,過去的空閒宅基、殘垣斷壁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宜居宜遊種植了山楂樹的遊園。

  2021年以來,故城縣把開展全域環境綜合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鄉村振興的突破口,因村制宜,統籌安排,突出重點,紮實推進,長效管護,全縣538個村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以拆促建 找準鄉村振興突破口

  “我們對全鎮58個村中的墻體破損、變形嚴重、無人居住的廢舊房屋以及殘垣斷壁、空閒宅基、溝渠坑塘等進行了深入排查、摸底,並以村為單位建立臺賬,逐戶進行分析研判,制定拆除計劃。找準鄉村振興突破口,以拆破題,迅速打開了農村發展癥結。”建國鎮黨委書記房志傑説,目前,全鎮已拆除殘垣斷壁2000余處,共盤活閒置土地1200余畝。

河北故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故城縣建國鎮蔡莊村利用拆除殘垣斷壁盤活的土地種植山楂樹。張文攝

  據建國鎮鎮長張東嶽介紹,按照“宜綠則綠、宜建則建”的原則,建國鎮對閒置土地進行分類盤活利用。在較小空地上,已修建小花園、小果園、小遊園142處,修建公共停車場43處,在拆除後的宅基地種植山楂、杜仲等經濟樹種380余畝……全鎮通過拆除殘垣斷壁增加村集體收入500余萬元。

  小坑塘培育大産業 小生態促進大振興

  “我們青罕鎮按照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圍繞‘生態宜居’工作目標,持續深入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將農村坑塘、河渠治理作為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鎮農村78處坑塘見底、見綠、見水,按照‘一坑一策,一塘一品’發展‘坑塘經濟’,實施觀賞荷花及菜藕種植,實現生態保護、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多贏。”青罕鎮黨委書記孫潤田説。

河北故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故城縣青罕鎮小劉莊村整治後的坑塘種的菜藕。庚曉晴攝

  據青罕鎮鎮長田振秋介紹,青罕鎮自今年3月份以來,對全鎮78處坑塘、河渠全覆蓋拉網式排查,出動人工1600余人次、機械80余臺,實施垃圾清理、排污整治等整治措施,清理生活垃圾、建築垃圾、雜草堆等9萬餘方,整治後水質明顯改善,實現黑臭水體徹底清零。

  目前,該鎮引進荷花苗種共6萬株,栽植面積達2.5萬餘平米,按照目前的市場前景和價格,6萬株觀賞荷花及菜藕的種植將實現經濟收入達30萬元以上,成為村集體經濟收入的“聚寶盆”。整治後的坑塘,塘清、水綠、景美,打造了坑塘治理的樣板,真正實現了“小坑塘培育大産業,小生態促進大振興”的鄉村振興新氣象。

  鄉村民俗文化與鄉村振興相融合

河北故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故城縣鄭口鎮秘黃村利用老物件石磨石碾改造的村景點。齊紅雨攝

  “我們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因地因村制宜,合理制定農村的空間佈局與規劃,既符合鄉村生産生活實際,做到了便民、實用;同時,又突出富有鄉愁的文化色彩,使鄉土文化既有歷史的厚重與親切,又具有新時代的氣息與特質,滿足了現代農民多樣化的文化需求。”鄭口鎮黨委書記于樹超説,鄭口鎮師黃村、秘黃村等二十多個村通過舊物利用,將石碾石磨、水泥缸等民俗工具進行改造加工,打造村子街角景觀90多處,成為各村的特色村景,讓鄉村的生態優勢、文化優勢、資源優勢突顯出來。

  據初步統計,目前,故城縣共拆除殘垣斷壁、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8000處,涉及面積2460畝,其中,拆除殘垣斷壁、廢舊房屋1208處,利用閒置宅基地6792處,打造小花園、小遊園和觀光園500余處,種植“三花三樹”等經濟林木2000余畝,治理坑塘800多個,利用舊物打造景觀1000多處。既提升了人居環境,又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

  “自2021年以來,我們緊緊圍繞‘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工作目標,聚焦村莊規劃佈局和環境衛生這一農村短板,以拆除殘垣斷壁為突破口,下大力改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同時,將鄉村振興與鄉土文化相融合,既抓住機遇開拓進取,又保留傳承守住根脈,打造歷史與現代、傳承與創新多元素和諧融合的新時代美麗鄉村,有效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落實。”故城縣委書記王立峰説。(王希錄) 

編輯:李雨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