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出臺支持市場主體持續健康發展若干措施 從19個方面發力優化營商環境
記者從滄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日前,滄州市出臺支持市場主體持續健康發展若干措施,從推進品質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等19個方面著手,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作用,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支持促進我市市場主體持續健康發展。
推進品質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服務“4+5+3”市域主導産業和45個縣域特色産業集群,助力區域産業提質增效,對19個産業集群100家龍頭企業開展“服務企業行”活動,入企幫扶解難題。
強化先進標準引領,鼓勵市場主體參與企業標準“領跑者”、對標達標提升等行動,促進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標準研製和區域産業品質水準提升,積極開展標準化試點示範建設。
推進高端品質認證,鼓勵企業開展綠色産品認證,加強對綠色、低碳、有機等高端品質認證,更好地促進産業轉型和消費升級,助力産品和服務品質提升。
推進外資企業登記註冊便利化,提供網上預審服務,優化登記流程,穩妥實施外資登記“容缺辦理”,推進外資企業登出便利化,建立“歇業備案”制度。
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措施,對新設立的“三新經濟”市場主體探索實行“包容期”管理,對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化粧品、證照、廣告、價格等14個領域的77項行為“首違不罰”。
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加大部門聯合抽查力度,做到“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減少對低信用風險企業的抽查比例和頻次,提高監管效能。
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全面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加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加大反壟斷線索排查力度,堅決查處破壞市場競爭的違法行為。
完善重點領域企業信用修復機制,引導市場主體主動糾正失信行為,指導符合修復條件的市場主體,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程式,依法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等相關信息。
開展涉企收費檢查,依法查處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行業協會商會及仲介機構、水電氣暖公用事業、商業銀行等領域涉企違規收費行為,釋放減費降費政策紅利。
加強社會民生保障,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價格違法行為,抓好食品藥品和食用農産品安全,持續深入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嚴厲查處18項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違法行為。
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凈化網絡商品交易市場環境,深入開展電商助企活動,擴大暢通商品銷售渠道,為相關縣(市)在品牌推廣、産銷對接、消費維權、地理標誌運用等方面提供便利。
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大力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強化對中國馳名商標、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嚴厲打擊侵權假冒商標、假冒專利違法行為,強化知識産權行政保護,開展“打假保名優”活動,組織查處一批侵權假冒大要案件,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強化知識産權金融服務,加強“政企銀服”聯動,深入開展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活動,指導市場主體通過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助力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高品質發展。
創建放心消費環境,紮實推進線下購物七日無理由退貨活動,力爭年內新增放心消費創建示範單位300家;暢通12315投訴舉報熱線,開闢12315企業服務直通車;規範消費維權服務站建設,為消費者提供諮詢、消費維權、消費糾紛調解等服務。
開展助企幫扶系列行動,依託品質技術幫扶“提質強企”、“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和“送標準進企業”活動,提高産品品質水準;繼續實施廣告助産、助銷、助轉型“三助工程”,在品牌塑造、企業文化、産品銷售、大數據應用、人才培育等方面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
推動食品産業健康發展,開展食品加工小作坊示範創建和達標創優現場觀摩活動,加快推進滄縣水果製品、河間牛羊肉兩個市級生産集中區治理提升,帶動食品産業逐步規範化。
加強對特種設備使用單位“雙控”機制建設幫扶引導,協調檢驗檢測機構開展業務指導,加大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幫助企業發現並完成問題隱患的整改。
提升檢驗檢測服務品質,免除小微企業全部計量檢定、校準費用,免除企業委託食品藥品檢驗費用,推行“互聯網+”在線業務辦理模式,壓縮檢驗檢測業務辦理時限,並開通防疫産品綠色檢驗通道,做到“立即檢、馬上檢”。
助推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組織民營企業參加線上線下人才招聘活動,幫助企業解決用人難、用工荒問題;建設完善“滄州市個私經濟發展促進平臺”,謀劃籌建“行業、産業專家庫”,免費為協會會員和滄州民營企業提供品牌宣傳、政策諮詢等服務。(滄州日報記者孫健 通訊員張肖薇 馬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