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千年古都”邁向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
來源:河北日報  |  2022-07-27 13:44:35

邯鄲:“千年古都”邁向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

  邯鄲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良好生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圖為邯鄲市龍湖公園。河北日報 記者史晟全 攝

  精品鋼材、裝備製造等“532”市域主導産業和36個縣域特色産業提質增效,産業結構由“黑”轉“綠”;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成語之都、太極之鄉,邯鄲——一座等了您三千年的城”的城市品牌日益響亮;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森林覆蓋率較2013年提高11.9個百分點,空氣品質綜合指數“退後十”,滏陽河全域生態修復,良好生態成為惠民福祉……十年回望,歷史文化名城邯鄲砥礪前行,步履鏗鏘。

  黨的十八大以來,邯鄲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積極調結構、去産能、治污染,推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品質發展,加快建設富強、文明、美麗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

  産業新名片

  千億級“白色家電”産業加速成長,成為美的北方最大家用空調生産基地

  經過切割、折彎等十幾道工序,一台臺集成灶緩緩“走”下生産線。7月23日,邯鄲美的智慧廚電工業園,4萬餘平方米的生産車間一派繁忙。

  邯鄲智慧廚電工業園是美的集團在國內佈局的第三個廚電産業園,將形成年産電熱水器300萬套、集成灶20萬套的生産能力。

  工業園負責人李威介紹,2021年項目確定落戶邯鄲經開區後,在經開區的幫辦代辦下,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産”。項目全部投産後,年産值可達120億元,將為邯鄲打造千億級白色家電産業注入新動能。

  智慧廚電工業園是美的集團在邯鄲佈局的第二個年産值百億級項目,與邯鄲再度“牽手”,很大程度上源於首個空調項目的良好發展。

  2012年,美的空調生産基地落戶邯鄲,從最初設計年生産能力350萬台套到2021年的855萬台套、年産值159億元,十年間,邯鄲基地成為美的集團在我國北方最大的家用空調生産基地,也堅定了美的集團在邯鄲擴大投資的信心。

  引進一個龍頭,培育一項産業。美的“落子”邯鄲,不僅引來了電子、鈑金等30多家配套企業,還吸引了星星冷櫃、惠菱電器等十幾家品牌家電企業在此佈局。邯鄲,悄然成為名副其實的家電城。

  生態新名片

  滏陽河全域生態修復,水生態環保年度考核連續4年全省優秀

  7月23日,晨曦初露。趁著天氣涼爽,邯鄲市峰峰礦區和村鎮姚莊村黨支部書記、村級河長武金增開始巡河。

  “以前雜草叢生,連河堤都找不到,現在修建了沿河路,沿途變成了一路美景。”碧波盪漾、岸柳垂蔭的滏陽河國家濕地公園就在村旁,對武金增來説,如今每週兩次的巡河,成了一種享受。

  “快看,那只有紅色小爪子的叫翠鳥,被稱為‘水質監測員’,環境不好可見不到!”今年55歲的武金增從小在滏陽河畔長大,幾十年未離開村莊,見證了這條河的生態變遷。

  姚莊村地處滏陽河北源西岸,因煤礦資源豐富,曾是遠近聞名的“採煤村”,鼎盛時期村裏有十幾家煤礦,村民幾乎都靠煤炭産業謀生。挖煤鼓了“錢袋”,卻毀了生態,昔日清洌洌的河水變得渾濁。

  拆違、治污、清淤、固堤、綠化……作為滏陽河發源地,峰峰礦區堅持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同時發力,推進滏陽河生態修復。

  不僅是峰峰礦區,根據邯鄲市滏陽河全域生態修復規劃,2020年起,滏陽河流經的9個縣(區)對轄區段開展生態修復,著力打造綠色生態帶、璀璨文化帶、繽紛旅遊帶和高品質發展帶,讓“母親河”重煥生機。

  黨的十八大以來,邯鄲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推進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持續提升水環境品質。2018年到2021年,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年度考核連續4年全省優秀。

  水更清,空氣更清新。讓群眾享有更多藍天白雲,邯鄲堅持精準治污、科技治污、鐵腕治污,2021年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後十位”,2022年將繼續鞏固治理成果,力爭退出“後二十”。

  民生新名片

  1529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宜居家園暖民心

  “手把一隻劃船的小槳,載滿了鮮花兒去街上……”7月23日傍晚,伴著悅耳的歌曲《幸福萬年長》,58歲的宗金朝和十幾位姐妹在社區運動廣場歡快起舞。

  宗金朝是復興區龐村街道化肥廠2號院社區的文藝骨幹。“原來的場地跳一段時間,鞋底都磨漏了。2021年老舊小區改造後,拆違騰出的空地變成了2000多平方米的塑膠運動場,寬敞又舒適,大夥兒越跳越帶勁兒。”她告訴記者,舞蹈隊提出在運動場旁安裝太陽能路燈的建議也被吸納到改造方案中,老舊小區改到了居民心坎上。

  化肥廠2號院是有近30年曆史的老舊小區,老年居民佔比近七成。改造前,街道和社區幹部徵集群眾對小區改造的意見和建議百餘條,經過梳理,將增加健身器材、配置不銹鋼晾衣架等內容列入改造方案。

  為調動居民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積極性,復興區不僅在改造前充分了解民意,而且改造中邀請老黨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督,開展滿意度調查,居民滿意度達85%以上的才能驗收。

  改得好,還要管得好、保持得住。邯鄲建立了紅色物業等長效管理機制,鞏固老舊小區改造成果。2018年以來,累計改造老舊小區1529個,基本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為居民打造了整潔有序、安全舒適的宜居家園。

  鄉村新名片

  全國率先建立“扶貧微工廠”,7200余人家門口就業

  “嗒嗒嗒、嗒嗒嗒……”7月23日下午,魏縣大辛莊鄉苗辛莊村“幫扶微工廠”車間內,80余名婦女正在縫紉機旁趕制外貿訂單。

  “這筆外貿訂單共2.1萬個包,建廠以來像這樣的訂單不斷。”曾在保定白溝打工的周坤鵬,2018年返鄉創辦箱包加工廠。由於産品品質過硬,2021年底他還拿到了一筆“冬奧背包”的訂單。

  魏縣曾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人口超百萬,貧困村、貧困人口數量居全省前列。2017年,該縣在全國率先建立“扶貧微工廠”,重點發展服裝、箱包、毛絨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産業,以就業帶動貧困群眾就地增收。

  “‘扶貧微工廠’實行規劃、標識等‘五統一’,建廠時每吸納一名貧困戶,政府補貼1000元,採購設備、人員培訓還有補貼,大大降低了創業門檻和經營風險。”目前,周坤鵬的“扶貧微工廠”已發展到3家,用工150余人。2022年,他還計劃將電商團隊由保定白溝搬至魏縣,擴大線上銷售。

  帶動留守婦女等群體就地就業,2018年,魏縣“扶貧微工廠”被列為《全國脫貧攻堅100計》“第一計”。完成幫助群眾就業脫貧的歷史使命後,魏縣“扶貧微工廠”統一更名為“幫扶微工廠”,在推進鄉村振興中繼續發揮作用。

  推廣魏縣模式,目前,邯鄲共建立“幫扶微工廠”274家,帶動就業7200余人,人均年增收近2萬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邯鄲舉全市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6個貧困縣(區)全部脫貧摘帽,53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現行標準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這一底線,邯鄲培育壯大脫貧地區特色産業,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對識別認定的監測對象,針對其返貧致貧風險,開展針對性幫扶。

  旅遊新名片

  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4A級以上旅遊景區達17家

  7月24日6時許,邯鄲永年廣府古城城墻上,42歲的楊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韓慶霞開始了每天的練拳時光。

  “每年都有慕名而來的太極拳愛好者,永年已成為全國知名的太極拳培訓基地。”自幼習練楊氏太極拳的韓慶霞,曾獲中國永年國際太極拳聯誼會太極拳個人金牌,現為永年太極拳學院教練。

  近年來,永年區通過舉辦國際太極拳運動大會,開展古建遺存整修、洼淀濕地恢復等工程,著力打造世界太極拳文化旅遊目的地,年均到永年尋根祭祖、拜師學藝的國內外太極拳愛好者達10萬餘人。

  挖掘獨具特色的太極文化,韓慶霞在教拳之餘,還創辦了太極品牌“楊武軒”,主營太極服、太極鞋和相關文創産品,年銷售收入20余萬元。

  2017年,廣府古城景區晉陞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進一步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發展,更多村民吃上了“旅遊飯”。

  壯麗秀美的太行山水,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享譽世界的太極聖地……近年來,邯鄲充分挖掘自然和歷史文化資源,把文旅産業納入全市“532”現代産業體系,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打造區域文化旅遊中心,叫響“成語之都、太極之鄉,邯鄲——一座等了您三千年的城”城市品牌。目前,國家4A級以上旅遊景區達17家,建成投用遊客服務中心27個,旅遊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河北日報 記者劉劍英、陳正)

編輯:李雨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