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保護與利用並重,讓更多文化遺産走進生活
承德避暑山莊維修重建部分基礎設施提升旅遊服務品質、大運河京冀段62公里實現互聯互通、山海關中國長城博物館(暫定名)項目主體結構封頂……日前,河北省各地多措並舉不斷推進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利用,促進文化遺産保護工作高品質可持續發展。“2022年以來,河北省堅持保護優先,有序開發利用,創新展示方式讓文物活起來,努力把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那書晨介紹。
“要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其豐富內涵,以利於更好堅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2021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後走進承德避暑山莊、普寧寺、承德博物館,深入考察文化遺産保護和民族宗教工作時強調。
囑託催征程,河北省委十屆二次全會提出,堅持文旅融合,加強長城文物保護傳承利用,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産活起來。
“2022年是河北省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深化建設的關鍵之年,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北段)以高品質推動河北省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在全國率先建成為目標,堅持保護優先,打造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示範樣板。”那書晨介紹,2022年河北省加快重點項目建設,立起一批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標杆工程;深化文旅融合,打造一批高品質長城文旅産品;講好長城故事,形成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研究發掘成果。圍繞長城非遺,將繼續完善長城非遺保護協同發展機制,組織開展四個重點區段非遺資源田野調查,推動長城沿線歷史古鎮、文化街區、傳統村落等文化遺産豐富的地區因地制宜申報文化生態保護區、非遺特色鄉村等,打造一批長城非遺保護傳承利用示範點。
持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6月1日起,《河北省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目前,正在推進《條例》宣傳貫徹,努力抓好各項規定落地。該《條例》是河北省第一部關於大運河的專項法規,填補了大運河法治保護的立法空白,為加強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重視大遺址研究保護利用,讓歷史説話。2022年以來,河北省文物局全面開展武安趙窯、尚義四台、崇禮鄧槽溝梁等16項主動性考古課題工作,全力推進“考古中國——紅山社會文明化進程研究”“考古中國——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以泥河灣盆地為重點的華北早期人類演化與適應研究”等重大課題項目進度。積極助推隆堯唐祖陵、紀曉嵐墓地、海豐鎮、定窯等遺址文物保護規劃的報批工作。
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2022年5月,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承德市高水準編制完成《承德市旅遊業高品質發展規劃(2022—2035年)》,將實施“文化潤景”工程,深度挖掘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世界文化遺産建築、園林、歷史、政治、宗教、藝術等方面價值內涵。2022年上半年,河北省文物局持續推進正定古城保護工程,完成正定城墻北城門及月城城門搶險加固工程;實施隆興寺三通禦碑本體、正定城墻——東城墻南段保護修繕,切實保護古城歷史文化價值。如今的正定,千年古郡、北方雄鎮的歷史風貌有效恢復,“登得上城樓,望得見古塔,記得住鄉愁”成為觸手可及的現實。(河北日報 記者曹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