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翠王果品有限公司梨果智慧分選線。 河北日報 記者郝東偉 攝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共建工作,是推進農業科技現代化的有益探索,更是縣域創新驅動鄉村振興的新機制。
2022年以來,河北積極搭建縣域與科技資源良性結合的合作平臺,精準推進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共建,7個先行縣共建工作初見成效,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和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日前,記者採訪了赤城縣、辛集市、樂亭縣等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感受新農業、新科技帶來的變化。
聚焦優勢産業
不斷拓展共建半徑
盛夏時節,在赤城縣樣田鄉楊家墳村北,一排排蔬菜大棚有序鋪開。大棚內,一棵棵生菜鮮翠欲滴,整齊碼放在器皿中,褶皺的葉子裏裹藏著撲鼻的清香。
“我們園區佔地200畝,有育苗區、蔬菜基質栽培區和水循環栽培區。”盛豐農業園副總經理喬仲河介紹,基質栽培的好處是種植密度更大,收穫週期更短。同樣的面積,在大田只能種植兩排生菜,利用層架式基質栽培可以種4層也就是8排,而且大田裏一年只能收兩茬,現在可以收6茬,産值至少能提高六七倍。
盛豐農業園配套安裝了農業物聯網系統,大棚的溫度、濕度、光照強度等數十個參數一目了然。“通過一個個攝像頭,農業專家可實時對我們的蔬菜‘把脈問診’,方便極了!”喬仲河説。
為提高農業信息化管理水準和生産效率,赤城縣將21個産業園區納入物聯網管理平臺,實時將生産區圖像及相關參數傳送到物聯網管理平臺和手機APP上,統一管理、實時分析、遠程指導。
“進入雲農場,就像登上雲端,賣菜方便多了。”2022年6月起,赤城縣蔬菜種植大戶李玉軍進入“赤城雲農場”後,每天都能接到訂單電話,家裏的50多畝蔬菜很快銷售一空。為拓寬當地菜農銷售渠道,赤城縣創新推出微信小程式“赤城雲農場”,實現菜農、菜商供需精準對接。
科技提振,産業興旺。赤城縣以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為引領,設立産業發展引導資金,培強供應鏈,拓展産業鏈,提升價值鏈,培育了一批適合本地發展的現代化特色農業。
“以共建單位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為核心,不斷拓展共建半徑,與包聯幫扶赤城的河北大學、河北工大等七家單位共建起赤城縣鄉村振興科研示範創新驛站。”赤城縣副縣長宋筱璟介紹,鄉村振興科研示範創新驛站重點圍繞縣域主導産業、鄉村治理、鄉村建設、科技應用、成果轉化等開展工作,使科研成果就地轉化、技術難題就地解決、零距離服務三農。
2022年,赤城縣將赤城赤芍、赤城架豆、赤城民宿、農産品精深加工作為縣域四大主導産業傾力培育。其中,與中國農科院合作建設中國芍藥之鄉專家工作站,投資2400萬元打造赤城縣中藥材科技示範園區和5000畝赤芍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集種質資源、種苗培育、標準基地、研學示範、康養旅遊于一體的綜合性實驗基地。投資3700萬元新建設施架豆種植基地11個,年內架豆定植面積1萬畝,預計産量可達20萬噸。
打造專家團隊
把脈問診指明方向
8月初,在辛集市東張口村的京東農場生態黃冠梨基地,一個個梨果挂滿枝頭,引人垂涎。果農們穿梭其間,忙著採摘、分揀、裝車,準備發往全國各地。
“這裡的梨樹平均樹齡超過60年,結出的果實飄著記憶中的梨香。”東張口村生態黃冠梨基地負責人李章建介紹,在黃冠梨的種植上,他們採取古法種植模式,不抹藥、不套袋,大量使用有機肥,同時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了生産、加工全程信息可視化追溯。
隨著民眾生活水準提高,市場對梨果産品的品質要求更高,這是傳統梨果業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為促進辛集黃冠梨産業優質高效發展,河北農業大學制定了全面提升梨果産業現代化水準的技術方案,建設精品園、引進新技術。
“從梨樹的老齡低效方面下功夫,提升梨果品質,解決梨生産後勁不足問題。”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張玉星介紹,他們在東張口村實施老齡梨園改造升級工程,引進智慧水肥一體化、病蟲害智慧監控、自主作業避障等智慧化新技術,實現傳統梨園向現代化梨園轉型。
在辛集市馬蘭農場,通過節水小麥育種研發,灌溉用水量降低了一半以上,産量提高了兩倍。馬蘭農場負責人武金燚介紹,他們先後與17個科研院所進行技術合作,開展了以節水小麥為核心的農作物種子選育和配套技術研究,建立産學研、育繁推為一體的現代農業集成技術孵化中心,節水小麥品種和技術走在全國最前沿。
與河北農業大學共建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以來,辛集市以河北農業大學專家教授為首席,組建了規劃設計專家團隊和節水麥、黃冠梨、地方豬、循環農業4個産業專家團隊。在馬蘭農場、正農牧業和博能盛諾建立了3個專家工作站和示範展示基地。
河北農業大學以“節水、綠色、生態”技術支撐節水麥産業,指導建設了3個小麥節水萬畝示範方,引進8個新品種,5項新技術,推廣面積90萬畝;以“綠色、高效、智慧”技術支撐優質梨産業,指導建設了5個黃冠梨精品園,1500畝智慧水肥一體化生産基地;以“良繁、智慧、高質”技術支撐地方豬産業,指導構建了地方豬“保、育、繁”一體化平臺;以“生態、有機、環保”技術支撐特色循環農業,為農業農村廢棄物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高效利用提供了技術樣板。
拓寬創新路徑
加快科技與産業深度融合
在樂亭縣史家莊村南側,有一片規模不小的棚室群,不遠處坐落著一個現代化的育苗工廠。“我們現在有6個溫室育苗車間和5個春棚育苗車間,通過模擬生長環境,實現了四季育苗。”昇隆苗場負責人湯德宏説,“每種秧苗都得精心‘伺候’,單説澆水這一項,每天的澆水量都得按照當時的光照、濕度、溫度來確定。”
隨著工廠化育苗的不斷發展,這裡的秧苗成活率在90%以上,且出苗整齊、幼苗健壯、成苗週期短。
一年多來,樂亭縣與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聚焦樂亭瓜菜、果品、畜禽、水産四大主導産業,在建設農業示範園區、打造農業品牌、培育經營主體、培養人才隊伍、探索數字化鄉村發展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建。
圍繞農業主導産業和特色農産品,樂亭縣落實19項綠色食品操作規程,入戶率達100%。建成標準化生産示範園區14個,推行統防統治、綠色植保、配方施肥等技術,培育了果蔬加工、糧食加工、雞製品産業三大農産品加工業集群,産品出口美國、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聚焦人才支撐與科技合作,該縣大力推進人才引培計劃和新技術推廣應用,與中國農大合作建立“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工作站”;建立農業農村部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樂亭工作站,選派7名人員對接總站;成立農業科技推廣培訓中心,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組織農機手、農業技術員等各種培訓12場次。
同時,該縣還通過建立科技特派員制度,形成覆蓋所有鄉鎮、服務到項目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實行掛牌服務,通過挂職、蹲點等方式入駐100家生産基地,向種植戶提供每週不少於兩次的長期技術服務。
科研與生産“兩張皮”,曾是阻礙農業科技展翅高飛的痼疾。共建先行縣可充分發揮對口技術單位學科齊全、人才眾多、成果豐碩的優勢,精準對接縣域農業農村發展需求,推動科技、人才、資本、數據等各類創新要素在縣域集聚。
“我們將依託共建單位先進技術優勢,加快科技與産業、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樂亭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樂亭縣將創新發展農作物新品種試驗、良種良法示範、種業精品展示、科研成果轉化和“互聯網+”種業等五大平臺,引導種業提檔升級。提升設施瓜菜産品加工以及精深加工能力,打造從良種繁育、産品生産、産後加工、市場銷售到品質安全保障的完整産業鏈。(河北日報 記者郝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