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石家莊市鹿泉區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産業,提高群眾生活品質,提升居民幸福指數,大踏步走在鄉村振興路上。
一村一品,打造特色鄉村風貌
白鹿泉鄉堅持發展特色産業,努力打造一村一品,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水峪村依託西部長青景區和中國傳統古村落的資源優勢,著力推進基礎設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升級,突出主體風貌塑造和歷史文化挖掘,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美麗鄉村。如今,山清水秀的水峪村充分利用絲弦發源地傳統文化優勢,通過民宿産業和旅遊業態,走上了鄉村振興的道路。
水峪村絲弦小鎮
東土門村的石板路平整乾淨,基礎設施一應俱全,現代化的鄉村建設和古風古色的文化氣息碰撞出了獨特的美景。
土門關驛道小鎮嵌在東、西土門兩村交界處,由西至東橫跨太平河,將特色商業街區和美麗鄉村相互融合,實現了“點上開花”向“面上成景”的新轉變,再現了昔日獲鹿旱碼頭的繁榮景象。
土門關驛道小鎮
土門關驛道小鎮對外開放運營至今,提供就業崗位1100余個,解決東、西土門兩村就業人員600余人,每年給兩個村帶來約120萬元的收入。特色商業街區正帶動周邊村莊産業經濟的成果不斷擴大。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中藥材種植産業
鹿泉區各鄉鎮因地制宜,積極發展特色種植業,擴大群眾就業渠道,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黃壁莊鎮緊鄰滹沱河,沙壤土地適合中藥材種植。入秋後,黃壁村中藥材種植基地即將進入收穫季節,每天要組織20多人安排打藥機定期作業和人工不定時除草等工作。
村民在中藥材種植基地進行機械化作業
河北新鹿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經過兩年的發展,白芷、白術等中藥材種植已初具規模。中藥材的種植,擴大了當地老百姓就業範圍。經過土地流轉的村民在獲得土地流轉金的基礎上,每天還能在家門口掙到80元左右。在收穫季最忙的時候,公司一天要組織60多人在基地忙碌。
村民在中藥材種植基地進行機械化作業
鄉村振興,産業先行。黃壁莊鎮持續加大對中草藥的産業扶持力度,推動中草藥産業化、規模化發展,同時著力打造沿滹沱河生態觀光片區、中草藥種植示範片區以及優秀文化農家遊片區,讓黃壁莊生態農業小鎮和滹沱河美麗鄉村風景區相映生輝。
未來,鹿泉區將持續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有效推進特色産業,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勁動能,既讓環境美,也讓産業興,讓鹿泉百姓笑容更甜美,生活更幸福。(文/圖 劉琛 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