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年均增速4.2% 河北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明顯提高
河北省統計局日前發佈的《黨的十八大到二十大河北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省各地各部門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河北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明顯提高,農業生産結構不斷優化,農村經濟整體實力顯著增強。
農業綜合生産能力顯著增強,壓艙石作用日益穩固
報告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省農林牧漁業生産規模持續擴大,不斷躍上新臺階。2012年河北省農林牧漁業總産值4912.4億元,2021年達7018.7億元,是2012年的1.4倍,年均增速為4.2%。其中,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2021年産值分別是2012年的1.3、3.2、1.3、1.8和2.4倍,年均增速分別為3.1%、4.1%、3.8%、2.7%和7.8%。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由2012年的3021.8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4286.1億元,增長1.4倍。
糧食生産躍上新臺階,有力保障了口糧安全。2021年,河北省糧食産量達到3825.1萬噸,居全國第7位,比2012年增長11.1%,年均增長1.2%。隨著農業生産條件改善、農業科技水準的提高、優良品種大規模推廣應用,河北省糧食單産逐年提高,單産由2012年的每公頃5253公斤提高到2021年的每公頃5950公斤,增長13.3%。
經濟作物快速增長,極大豐富了物質生活。棉花單産呈現逐年提高的趨勢,單産由2012年的每公頃977公斤提高到2021年的每公頃1142公斤,增長16.9%。蔬菜産業快速發展壯大,成為河北省農業三大支柱産業之一。2021年,蔬菜産量5284.2萬噸,比2012年增長12.6%,年均增長1.3%。
畜産品産量穩步增長,極大滿足消費需求。2021年,河北省畜牧業産值達2239.5億元,是2012年的1.3倍,年均增長3.8%。豬牛羊肉生産結構優化,2012年豬肉、牛肉、羊肉佔豬牛羊肉總産量的比重分別為76.5%、15.5%和8.0%,2021年佔比分別為74.8%、15.7%和9.5%。禽蛋奶産量顯著增長,2012年禽蛋産量346.3萬噸,2021年達386.8萬噸,比2012年增長11.7%,年均增長1.2%。2012年牛奶産量391.2萬噸,2021年達498.4萬噸,比2012年增長27.4%,年均增長2.7%。
林業實現長足發展,生態環境明顯改善。2012年林業産值83.4億元,2013年突破百億,達104.3億元,2021年林業産值達263.7億元,是2012年的3.2倍。2016年以來,河北省每年完成造林綠化保持在500萬畝以上。2021年,河北省完成營造林面積630萬畝,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漁業繁榮發展,水産品供應充裕。2021年,水産品總産量(含遠洋捕撈)108.1萬噸,比2012年增長8.3%,年均增長0.9%。
農業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生産技術顯著提高
報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不斷加大農業投入,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和興建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交通、水、電、通訊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農業生産條件明顯改善,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能力顯著增強。
農田水利建設成效顯著。河北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持續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投入興修農田水利,農田灌溉條件明顯改善。2012年耕地灌溉面積4165.0千公頃,2021年達4489.2千公頃,比2012年增長7.8%。
農業機械化水準大幅提升。隨著農業現代化不斷推進,農業機械擁有量快速增加,農作物機械化率大幅提高。2012年,河北省有21.4萬台大中型拖拉機,2021年達到32.0萬台,增長49.5%。機耕面積5276.3千公頃,佔總播種面積比重65.2%,比2012年提高3.7個百分點;機播、機收面積分別達到6892.1千公頃和5971.6千公頃,佔總播種面積比重分別為85.1%和73.7%,比2012年分別提高10.1和25.8個百分點;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84.25%。
科技驅動作用明顯增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創新在農業生産中發揮出巨大的促進作用,科技在農業生産中推動作用日益增強。河北省農藥從2014年開始連續6年實現零增長,化肥使用量從2015年開始連續5年實現零增長,有力保障了農産品品質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2012年,河北省地膜覆蓋面積為1159.1千公頃,2021年減少到752.3千公頃,比2012年減少35.1%。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凸顯,農民生活水準持續提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新型經營主體大量涌現。黨的一系列惠農政策讓農民切實得到了實惠,農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長,消費水準持續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量涌現。截至2021年底,河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10.92萬家,比2012年增加7.65萬家,家庭農場5.95萬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3.1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和新型職業農民等大量涌現,成為建設現代農業的主導力量。大量返鄉下鄉人員在農村創業創新,為農業農村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農村居民收入水準顯著提高。2021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79元,是2012年的2.2倍,年均增長9.4%;202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91元,比2012年增長93.7%,年均增長7.6%。城鄉收入比逐年縮小,由2012年的2.54縮小到2021年的2.19,下降0.35。
農村居民生活條件大幅改善。隨著收入的快速增長,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方式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消費層次由溫飽型向全面小康型轉變。2021年河北省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391元,是2012年的2.9倍。反映消費結構和水準的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0.6%,比2012年下降3.3個百分點。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9.2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4.2平方米,住房條件大為改善。(河北日報 記者方素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