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擼起袖子加油幹 自己填寫成績單 | 五彩斑斕!亮出河北奮鬥顏色
擼起袖子加油幹,自己填寫成績單。河北各地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屆二次全會精神,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
金秋時節,燕趙大地,五彩斑斕,一片奮鬥顏色……
張家口懷來縣西辛堡村緊鄰華北地區最大的國家級濕地公園——懷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在外打工多年的村民王文傑看到濕地公園的變化帶來的商機,毅然選擇回村開起了農家院。
懷來縣西辛堡村村民 王文傑:
從全國各地過來遊玩的人有很多,有內蒙的、山西的、北京的。現在我們一年收入四五十萬。
夯實綠色生態支撐體系,2022年以來張家口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7平方公里。1-7月全市16個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優良率87.5%。共計完成造林68.2萬畝,退化草原治理12.2萬畝。同時,積極探索引入市場化機制建立官廳水庫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護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創新“綠色+”發展模式,把綠色發展作為建設首都“兩區”與實現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助推劑。
為打造高品質發展的“藍色引擎”,秦皇島把西港産業園區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憑藉港口的海岸資源,加快建立以休閒娛樂、海洋運動、航海培訓、濱海旅遊等多業態融合、多功能配套的親海旅遊目的地。2022年以來,秦皇島港西港産業園區航海中心共接待了遊客體驗、青少年培訓、帆船夏令營等近8000人。
河北港口集團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航海事業部部長 張萌:
將海上運動休閒産業作為我們的重點發展方向,引進了西港航海營地、帆船培訓學校,為京津冀區域親水愛水的帆船愛好者,打造了精品體育旅遊目的地。
好風憑藉力,揚帆正當時。截至8月底,秦皇島市旅遊景區2022年共接待遊客364.7萬人次,較2021年同期增長12.4%。如今的秦皇島將生態、旅遊、康養完美結合,一個個新興産業,一大批高端項目,吸引了眾多戰略投資者,增強了産業發展活力。
邵金山是邯鄲磁縣八里鋪村的種糧大戶。2022年,他流轉了600畝土地種糧,夏種時先期播種了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150畝。然而,就在他想繼續種植別的作物時,資金短缺成了橫在面前的大問題。
2022年6月1日,河北省出臺《關於紮實推進農業經濟發展的十四條政策措施》,提出要引導金融機構聚焦重點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和新業態,開發專屬金融産品。以此為依託,磁縣積極組織轄區部分種糧大戶和建行磁縣支行對接,全面推介“穩糧增豆貸”,邵金山因此解了燃眉之急。
磁縣八里鋪村種糧大戶 邵金山:
手續簡單、利息低,2天時間,貸出來35萬元,解決了我的大困難。
與此同時,磁縣還制定了《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機具保障方案》等專項方案,從科學確定種植模式、加強農資儲備調運等方面做好服務保障,確保秋糧豐收。
旅行社被稱為線下旅遊行業的“毛細血管”。河北省《關於促進文化産業和旅遊業恢復發展的八條政策措施》特別提出要減輕旅行社經營負擔,尤其是實施責任保險專項補貼、暫緩繳納旅遊服務品質保證金政策等,減輕旅行社負擔,幫助旅行社留住人才。邢台中國青年旅行社,就是因為這項優惠政策,從停擺的邊緣被挽救了回來。
邢台中國青年旅行社副總經理 關麗煒:
員工留得住,企業才有未來。我們正積極謀求轉型,發展網絡直播業務,讓導遊成為主播。
真金白銀精準直達市場主體,文旅企業加速“輕裝前行”。截至8月底,全省共有1322家旅行社提出暫退旅遊服務品質保證金申請,佔旅行社總數的84%,累計完成退還資金25487.65萬元。安排行業紓困振興資金450萬元,支持15個旅遊演藝項目創新轉型;安排460萬元,支持文創平臺企業和文創店建設。
滄州運河區濱河社區常住人口3755人,一老一小聚集,居民服務訴求多元。社區積極探索推行“黨群連心、物居結合”的工作模式。所謂“物居結合”,就是讓社區與物業服務深度融合,日常通過樓院長和線上微信群蒐集居民訴求,對群眾有呼必應,打通服務居民的“最後一公里”。
滄州市運河區濱河社區居民樓長 韓振超:
原來這兒草老高了。我們聽到居民的訴求,積極跟物業、社區溝通。現在建成了這個小公園,有籃球場、有體育設施,整體增加了居民的幸福感。
通過整合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駐區單位、社會組織等六個主要社區管理資源,濱河社區成立了“社區-樓院-單元三級網格”,建立和完善信息溝通、資源共享和責任落實等制度,真正實現了“小物業、微治理、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