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共産黨員網訊(通訊員 吳海民 楊得清 張倩)近日,河北省遷安市蔡園鎮蔡園村64歲的王玉珍和家人,一邊聊著天,一邊嫺熟地穿著絹花。談笑間,一片片零落的花瓣被有序排放,一串串五顏六色、絢麗多姿的手工絹花映紅了村民幸福笑靨。
遷安市蔡園鎮蔡園村村民在家中扎手工絹花。吳海民 攝
遷安市蔡園鎮蔡園村村民在炕頭上扎手工絹花。吳海民 攝
“這活兒簡單輕鬆,在家裏就幹了,掙個零花錢,還能照顧孫子,洗衣做飯都不耽誤,再説這大冬天的,在家閒著也是閒著,這得虧了王紅媛的絹花花城。”王玉珍説,絹花製作簡單易學,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備受村民歡迎。一上午,近千朵手工絹花製作完成。像王玉珍一樣,在蔡園村有200余名農村家庭婦女從事手工絹花製作,她們在家裏就能把錢賺到手,而且絹花製作完成後,王紅媛會派車來取。手工絹花,解決了村中留守婦女既顧家又就業的問題,實現足不出戶靈活創收,每人每月平均能增加收入1000余元。
遷安市蔡園鎮蔡園村村民在組裝絹花。吳海民 攝
遷安市蔡園鎮蔡園村小兩口在家中扎手工絹花。吳海民 攝
王紅媛,今年33歲,是遷安市蔡園鎮蔡園村人,是當地年輕人中有名的生意人,2015年起做上了絹花生意,並憑著敢闖敢拼的韌勁,不斷開發新産品,規模越來越大。現在,本村和遷安市域的村民從事他的半成品絹花製作有1000余人,並在其他鎮街設立了10多處代加工點,有效帶動了周邊鎮村富餘勞動力家門口就業。目前,産品成交價每月都達10萬餘元。
遷安市蔡園鎮村民在整理紮好的手工絹花。吳海民 攝
近年來,河北省遷安市蔡園鎮為拓寬村民農閒就業增收渠道,堅持黨建引領,通過“黨支部+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引進了不少勞動密集型産業,創造了更多就業崗位;多次免費開展以絹花系列産品為主的工藝品製作技術培訓,特邀相關職業培訓學校的老師們進行現場技術講解和指導,對農村婦女等富餘勞動力進行絹花、編織、縫紉等手工藝培訓,並與規模企業對接,定點收購,線上線下相結合,走出了一條“規模化、産業化、集群化”發展之路,有力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