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河北消息(記者 王珊珊):近日,在邯鄲市大名縣永創通達有限公司的鈑金車間,李雷雷手法嫺熟地打磨著鈑金。只見他手拿小型打磨機對鈑金進行處理,不一會兒,一個完美的零件就被打磨完成。“剛來廠子時,他總是獨來獨往,不愛與人交流,現在不但人開朗了,愛説話了,而且技術也是一流的。”永創通達有限公司鈑金車間打磨組組長邢付元説。
李雷雷正在打磨鈑金 供圖 邯鄲市大名縣委宣傳部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殘疾人過上好日子,解決就業問題是最有效的途徑。近年來,大名縣積極爭取各方力量,堅持以促進殘疾人就業服務為抓手,採取召開技能培訓班、發佈就業信息等方式,為有就業意願的殘疾人提供“一對一”、“面對面”、全鏈條、專業化、精準化的就業指導服務,促使殘疾人居家就業、輔助性就業,全力拓寬殘疾人就業增收途徑。
工作人員尚瑞彪(左)指導來訪人員登記 供圖 邯鄲市大名縣委宣傳部
在大名縣大街鎮鄧臺村禹善有限公司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然因為各種原因有著身體上的缺陷,但卻用雙手編制著自己的“夢想”。走進草編工作室,映入眼簾的是一排精美的草編手工作品。這些草編作品有包、筆筒、花瓶、輪椅冰壺等上百種,都是以玉米葉搓成的繩為原材料,充分運用盤、粘、纏、繞等傳統編織手法,經過選材、染色、修剪、浸泡、製作等工藝製作而成。“因幼時患小兒麻痹症,我一直很自卑,不願意出來見人。2020年,我參加了草編手工培訓班,現在每個月也能通過自己的雙手掙2000元左右,感覺很幸福。”李培培説。
李培培正在進行手工編織 供圖 邯鄲市大名縣委宣傳部
據了解,大名縣每年都會組織開展十余場實用技術培訓,通過集中授課、現場觀摩、現場實踐等方式,讓參訓的殘疾人了解掌握適合自身發展的技能技術,提升他們對就業和生活的自信心。大名縣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趙運嶺説:“下一步,我們將開展多種形式的實用技能培訓,提高殘疾人勞動者的就業技能,不僅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還陶冶他們的情操,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盡可能地幫助他們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實現自強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