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發展看保定丨生態共治 協同發展“綠”起來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02-27 15:58:11

  國際在線河北消息(張瞬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9年來,保定市深入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快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從2015年起,保定舉全市之力推進清潔取暖,累計完成205.6萬餘戶,主城區及各縣(市、區)集中供熱和清潔能源供熱率達100%,近幾年全社會煤炭消費總量削減50%以上。

  2017年,保定淘汰亞新、奧宇2家鋼鐵企業,率先成為河北省設區市中第一個“無鋼市”;積極化解淘汰水泥行業落後産能559萬噸,淘汰電力行業30.1萬千瓦機組。

  壯士斷腕的勇氣換來保定的“呼吸之變”:2019年,保定達標天數為194天,全年達標率達到了53%,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首次退出後10名。2022年,優良天數243天,佔比達66.6%,藍天白雲成為保定常態。

  同時打響的還有“碧水保衛戰”。2017年雄安新區成立,保定以“不讓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的決心,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系統推進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

  幾年間,保定投資近200億元,實施了180余個流域治理項目;全市建成57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92.8萬噸,比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50%;21個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實現污水集中處理;796個入淀河流沿線傍河村莊全部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向白洋淀上游河道生態補水逾50億立方米,保障了白洋淀高水位運行。

  京津冀三地攜手深化生態環境治理,的確讓生態共建共享的步伐更加堅實有力,但其背後離不開完善的立法和強有力的監管。

  按照《華北地區危險廢物聯防聯控聯治合作協議》,保定市建立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白名單”,為協同處置京津地區危險廢物發揮重要作用;與北京市房山區簽署跨省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工作協議,為保護水源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綠色不只屬於生態,更浸透在動能轉變之中。

  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基礎上,保定市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2022年,穩步推進博野、望都、安國、高陽、徐水5個整縣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建設,15個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列入省“十四五”規劃重點前期項目,新能源産業集聚度位列全國第39位。

  2月4日,保定市政府和北京綠交所簽署氣候投融資領域戰略合作協議。這是繼2022年8月4日入選國家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之後,保定在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上邁出的又一大步。

  目前,保定已篩選了35個有融資需求的氣候友好型項目,納入儲備庫,作為重點支持對象。以清苑區節能減排綠色農産品批發市場為例,農發行保定分行為其提供資金5億元,該市場通過國際先進製冷技術加智慧溫控系統,預計每天可節省電1萬千瓦時、水4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97噸。

  保定市生態環境局應對氣候變化與對外合作處負責人王艷會介紹,將通過試點城市創建,不斷開發、創新綠色金融産品和服務,有效解決氣候友好型企業融資難題,吸引更多優質低碳項目落戶保定,同時也為全國探索氣候投融資賦能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提供“保定樣板”。

編輯:李雨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