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領跑者”多起來,産業鏈強起來——滄州推動縣域特色産業集群高品質發展探訪
俯瞰河北鑫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河北日報通訊員 李鴻傑攝
在滄州格銳特鑽頭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工人正在進行成品檢測。河北日報通訊員 郭超攝
在河北中泊防爆工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工人正在對産品進行出廠前品質檢驗。河北日報通訊員 田志鋒攝
滄州市堅持創新驅動,紮實推動縣域特色産業集群高品質發展,通過加快完善産業鏈條、積極培育“領跑者”企業、入園升規技改等措施,為縣域特色産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2022年,滄州市45個縣域特色産業集群營業收入超5000億元,同比增長10%。
突出特色,加快完善産業鏈條
日前,記者走進位於河間的滄州格銳特鑽頭有限公司,數十台車床正在加工一批來自國外的訂單。在焊接車間,技術人員對需要修復的舊鑽頭進行技術評定,然後經過再製造,原本廢棄的鑽頭再次有了使用價值。
“這是一個金剛石鑽頭,價值30多萬元,看起來普通,卻擁有極高強度,可以鑽透堅硬的岩石。”該公司副總經理李春艷指著一款使用再製造技術修復的鑽頭介紹,此款鑽頭因其卓越性能獲得市場青睞。
格銳特公司是專門從事特種鋼材和金剛石材料鑽頭加工生産的企業。經過20多年發展,已成為亞洲有影響的聚晶金剛石複合片鑽頭製造企業,並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通過與京津冀再製造産業技術研究院合作,廢舊鑽頭的利用率達到了70%。我們參與了鑽頭再製造産品有關國家標準的制定,提升了影響力,帶動提升了河間鑽頭再製造産業的整體技術水準。”李春艷説。
為更好推動再製造産業發展,河間市積極完善産業鏈條,搭建産業發展平臺,謀劃建設了佔地近千畝的國家再製造産業示範基地,建設再製造舊件綜合服務中心、再製造産品示範生産線、再製造産品中試基地、再製造檢驗檢測中心等。引導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升級,以發達的逆向物流體系為基礎,發展“補鏈”和“延鏈”項目,形成了“舊件回收供應、分類處理清洗、標準再製造加工、嚴格品質檢測、標明再製造産品銷售”健全的産業鏈條,打造循環經濟再利用升級版。
滄州市積極引導各縣(市、區)立足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縣域特色産業發展,積極培育特色鮮明、競爭力強、技術含量高的縣域主導産業,全力做好延鏈補鏈強鏈文章,夯實縣域經濟發展根基。
大力實施項目招引,聚焦特色主導産業,明確上下游招商目標企業清單,開展産業協同招商,培育打造一批較強競爭力的優勢産業集群。
創新驅動,培育産業集群“領跑者”
在河北中泊防爆工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成果展覽館,防爆手拉葫蘆、防爆錘、防爆活扳手……一項項專利産品,讓人目不暇接。
“這款防爆錘是我們2021年獲得專利的産品,研發它的關鍵在於材料的創新,這款防爆錘能有效防止工具與工作物相互摩擦、撞擊時産生可燃性爆炸。”該公司總經理楊景華拿起一款防爆錘介紹,這款産品目前已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燃氣行業中的易燃易爆生産領域。
中泊防爆非常注重科技創新,每年拿出2000多萬元的資金用於科技研發和工藝改造,目前已擁有專利技術148項。2002年至今,中泊防爆一直負責修訂、起草防爆工具國家標準。
秉承“科技賦能、創新強企”這一發展理念,中泊防爆還專門成立了技術中心與工業設計中心,現擁有技術人員68名。與北京交通大學、河北科技大學等單位共建的安全工具産業技術研究院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級産業技術研究院。
作為泊頭鑄造産業集群的“領跑者”企業,中泊防爆以企業為主體的産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為集群企業打造創新鏈提供了示範。
打造産業核心競爭力,泊頭市堅持創新驅動,搭建科技創新平臺、積極培育創新主體、提高企業研發投入,推動鑄造産業可持續發展。
為推進創新,培育領軍領跑企業,去年,《滄州市縣域特色産業集群“領跑者”企業培育行動推進方案》印發,為“領跑者”企業培育提供上市、科技賦能、産業升級、強鏈補鏈、金融助力等支持。
滄州堅持龍頭領跑,品牌打造,提高縣域特色産業集群引領能力和競爭力。針對每個産業集群,滄州市遴選出一批集研發設計、製造、品牌行銷及技術服務於一體,掌握核心技術並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在國內外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龍頭骨幹企業,在融資、用地、人才、對外合作、品牌創建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支持龍頭企業以資金優勢、技術優勢、品牌優勢、服務優勢、管理優勢積極實施並購重組,發展壯大為“鏈主”企業,成為産業的“領跑者”。
優化服務,為産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2月21日,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石化産業聚集區的河北鑫海控股集團澳凱石化高端複合材料綜合體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派忙碌的景象。
“項目能夠順利開工建設,離不開這裡良好的營商環境。去年6月以來,澳凱石化高端複合材料綜合體項目的各項手續加速辦理,各項要素保障有力,促成了項目的如期開工。”河北鑫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劉福祿説,“我們將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確保儘快竣工達産,打通全産業鏈條,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
劉福祿介紹,澳凱石化高端複合材料綜合體項目佔地1100畝,總投資160億元,與去年10月竣工的鑫海化工新材料綜合體項目納入企業全産業鏈條中,投産後,公司年産值可達1000億元。
隨著化工新材料項目的竣工、開工,對有效推動當地綠色石化産業從“油頭”向“化尾”延伸,加速打造優質化工新材料基地具有重要意義。
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堅持科學規劃,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把化工園區打造為“主平臺”,將五大功能區作為項目主要承載地,秉持“佈局集中、企業集群、産業集聚”的原則,確定各園區主導産業,統籌項目擺放,實現協同發展。加快設施完善,大幅提升園區安商穩商“硬實力”。並持續開展項目建設“主題日+基準日”活動,推動形成三級聯動長效機制,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察,建立了營商環境八條要求和項目建設九項機制,親商助企、紓困解難。
著眼提升縣域特色産業集聚水準,滄州市深入實施入園升規技改三年行動。立足優化開發區營商環境,滄州市提出,對本地入園進區的企業,享受所進入園區全部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加強各縣(市、區)工業企業入園進區工作考核結果運用,對考核前三名的縣(市、區)分別給予500萬元、300萬元和100萬元的財政資金獎勵。
同時,聚焦任丘石化、泊頭鑄造、獻縣扣件鑄造、鹽山管道、孟村彎頭管件、南皮五金機電等傳統優勢産業,持續開展技術改造,促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2022年,滄州市新增入園企業1240家、規上企業400家,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6%;962個工業項目列入省重點工業和技改投資項目清單,數量居全省第一。(河北日報記者 王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