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河北消息(張瞬晗):為進一步加強文明村鎮建設,切實將“雙爭”活動向基層延伸,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近日,由承德市灤平縣張百灣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張百灣鎮團委、偏道子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舉辦的“爭做文明村民 共建文明村莊”文明實踐活動暨垃圾分類知識宣講進農村活動在偏道子村舉行。
活動現場,理論宣講志願服務隊隊長、偏道子村黨支部書記尹智傑通過圖片和視頻展示,向村民們講解“什麼是垃圾分類”“怎樣進行垃圾分類”“生活中常見的垃圾種類”等垃圾分類知識,讓村民們更直觀了解垃圾怎樣分類以及分類回收利用的好處,引導廣大村民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的生活實踐中來。
“經過此次活動,我對垃圾分類知識有了更進一步了解,也認識到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我要以身作則帶動家人、朋友等身邊人踐行垃圾分類,爭做新時代文明村民,共建文明家園。”偏道子村村民高玉俠説。
宣講活動結束後,青年志願者們依託偏道子村童心港灣活動室,組織小朋友們開展互動活動。青年志願者們通過漫畫識圖、書寫美麗家園“小”心願、繪製手抄報等方式,提高未成年人垃圾分類意識,讓綠色環保理念入腦入心,引導未成年人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
“我們將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把垃圾分類融入到每個家庭中,讓‘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深入未成年人及家長心中,努力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的目的。”尹智傑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