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河北消息(張瞬晗):河北灤平素有“首都北大門”之稱。境內潮河總長64公里,流域面積1418平方公里,是北京市的重要飲用水源。近年來,灤平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狀況持續向好。該縣通過“體制機制管水、工程措施治水、專項治理保水、公眾參與護水”,構建了水環境安全體系四道防線。
灤平縣開展法治宣傳“大篷車”活動 攝影 李本明
今年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灤平縣檢察院聯合承德市生態環境局灤平縣分局和自然資源規劃局等單位前往潮河流域鄉鎮開展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主題的環境保護法治宣傳、宣講“大篷車”活動,旨在提高群眾生態文明意識,凝聚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合力,增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工作人員進行環境保護法治宣傳 攝影 李本明
工作人員進行環境保護法治宣傳 攝影 李本明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生活污染、農業污染急劇增多,流域水環境安全與保護的重要性不斷突顯,科學治理勢在必行。灤平縣檢察院、承德市生態環境局灤平縣分局和自然資源規劃局的工作人員,通過懸挂宣傳條幅、發放宣傳冊、現場宣講等形式,向來往群眾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知識與公益訴訟檢察制度,詳細介紹“燕趙山海·公益檢察”護航美麗河北建設專項監督開展情況及取得的成效,並現場解答群眾關於水環境治理、資源環境保護和公益訴訟檢察的相關問題。
工作人員進行環境保護法治宣傳 攝影 邵帥
此次活動,“大篷車”共途徑潮河流域10個鄉鎮,發放宣傳手冊700余份,現場解答群眾諮詢40余次,引導潮河流域居民積極參與生態環境監督和保護,使群眾進一步樹立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生態文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