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大港濕地生態修復及價值實現案例入選省級典型案例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10-20 15:47:15

  日前,河北省自然資源廳印發《河北省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第一批),公佈了6個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河北省南大港濕地生態修復及價值實現案例入選。

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南大港濕地生態修復入選省級典型_fororder_圖片7

南大港濕地生態景觀 供圖 南大港黨委宣傳部、南大港文化旅遊局

  生態修復 實現“退養還濕”

  南大港産業園區深入落實河北省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要求,2020年以來,實施了河北省南大港濕地(北部養殖池塘)生態修復項目,根治濕地北側圍塘養殖問題,累計完成總投資2898萬元,通過“退養還濕”、微地形整理、灘面營造、坡面生態化改造等措施,將養殖池塘恢復成了具有“明水面、淺灘、生境島”的自然濕地結構,完成清理圍堤長度4.54公里,完成生態修復面積108.8公頃,有效提升了修復區的水環境品質,鳥類的種類、數量明顯提升。

  科學規劃 築基生態修復

  南大港創新開展濕地科研監測一體化平臺建設,修建閘涵6處,新建保護站點12處,提升改造保護點10處,平臺多角度、全方位、各時段構建了南大港濕地生態觀測網絡,包括濕地野生動植物、水位、大氣沉降、蘆葦植被、站點巡護等要素,為濕地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提供了堅實保障和重要科技支撐,努力打造全省生態保護樣板。

  環境向好 提升綠色價值

  修復工程促使濕地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吸引著更多鳥類來到南大港濕地。2022年,修復區域共觀測到鳥類2萬餘只,隸屬11目21科30屬44種,較修復前增加3目10科6屬23種,記錄到國家重點保護鳥類5種,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東方白鸛,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小天鵝、白琵鷺等,鳥類的種類、數量以及珍稀程度均有明顯提升。

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南大港濕地生態修復入選省級典型_fororder_圖片6

修復後的濕地中出現珍稀鳥類——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臉琵鷺 供圖 南大港黨委宣傳部、南大港文化旅遊局

  南大港濕地以其獨特的原生態環境、高負氧離子空氣、完整的生物物種多樣性,素有“心靈港灣、富氧之鄉、康養福地、觀鳥天堂”之美稱,也帶動了周邊村落開展鄉村旅遊和村集體經濟發展,包括1家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2家星級飯店以及多家鄉村旅遊採摘景點,增加就業200余人,讓農民挑起了“金扁擔”、鼓起了“錢袋子”,走出了一條經濟、社會和生態協調發展之路。(文 李雨馨)

編輯:徐文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